22猴子种果树

22猴子种果树

ID:20158035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22猴子种果树_第1页
22猴子种果树_第2页
22猴子种果树_第3页
22猴子种果树_第4页
22猴子种果树_第5页
资源描述:

《22猴子种果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2猴子种果树  22猴子种果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恒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谁呀?(一只小猴)它在干什么呢?(它在种果树)  2、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结果怎样?今天,我们一

2、起来学习第22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词语:  猴子浇水施肥哇耐心拔掉改种喜欢喜鹊桃三樱四  (1)自由读。  (2)这课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词,指名读,齐读。  (4)去拼音读。  3、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6、讨论交流:  (1)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施肥:给植物上肥料。  7、再读课文,把

3、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看谁读得最通顺。  8、读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  2、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3、学生描红。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3、你除了知道“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农谚外,你还知道哪些农谚,请写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地

4、听从别人的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浇水施肥耐心拔掉改种等不急不着急  2、默读课文,思考: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自己种的果子呢?为什么?你是从哪个小节看出来得?  二、新授  1、指名读,齐读。  2、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  3、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都听了谁的话而不断改种果树的?贴画  4、乌鸦、喜鹊、杜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叫你喜欢鸟的叫声吗?表演给你的合作伙伴听。  a、小组表演b、小组派代表表演  5、这三只

5、鸟是怎么对猴子说的呢?你喜欢哪只鸟就读哪只鸟说的话。  6、采取多种形式读三只鸟说的话。如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摆擂台、表演读  7、师:听了三只鸟的话,我们知道它们都说了一句农谚,都是哪些农谚呢?(板书)  乌鸦说了哪句农谚?(梨五杏四)  8、什么叫“梨五杏四”?  9、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说猴子有这个耐心吗?  10、(出示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1、猴子听了乌鸦这么一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2、听喜鹊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3、那么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没有)为什么? 

6、 14、那这次猴子一定吃到樱桃了!(没有)为什么?(樱桃好吃树难栽)  15、齐读第8自然段  16、就这样,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种哪棵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侧面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表演)  果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