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

ID:20210642

大小:145.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1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_第1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_第2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_第3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_第4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损伤的康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脊髓损伤的康复RehabilitationofSpinalCordInjury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由于患者的损伤节段,程度不同,其治疗训练方法亦有别。康复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疗法、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支具矫形器的装配等。又因疾病的各个时期有着各自的主要问题,故康复治疗根据各期的特点进行治疗。目前将脊髓损伤大致分为四期,分别为急性期,大约病后8周内;恢复早期,约病后8周至3个月;恢复中期,约3-6个月;恢复后期,约6个月以上;针对各期的主要问题,分

2、别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期康复时机:生命体征稳定病情基本稳定脊柱稳定(可以床边进行)目的:预防并发症防止废用综合征急性期康复训练内容:良肢位训练体位变换胸廓治疗关节被动运动血管调节性训练主动运动大小便的处理早期康复良肢位训练和体位变换:体位:平卧位或侧卧位平卧位-半卧位-坐位体位摆放床和床垫翻身:每2h一次,轴线滚翻,避免脊柱的扭转体位的摆放目的:保持骨折对位防止挛缩防止局部受压防止/控制痉挛体位的摆放目的:保持骨折对位防止挛缩防止局部受压防止/控制痉挛患者仰卧位时髋关节伸展并轻度外展。膝伸展,但不能

3、过伸。踝关节背屈,脚趾伸展。在两腿之间可放一枕头,可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肩应内收,中立位或前伸,勿后缩。肘关节伸展,腕背屈约45。手指轻度屈曲,拇指对掌。患者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肩下垫的枕头要足够高,确保两肩不后缩,亦可将两枕头垫在前壁或手下,使手的位置高于肩部,可以预防重力性肿胀。1.仰卧位良肢位训练良肢位训练髋膝关节屈曲,两腿之间垫上双枕,使上面的腿轻轻压在下面的枕头上。踝背屈,脚趾伸展。下面的肩呈屈曲位,上肢放于垫在头下和胸背部的两个枕头之间,以减少肩部受压。肘伸展,前臂旋后。上面的上肢也是

4、旋后位,胸壁和上肢之间垫一枕头。2.侧卧位胸廓治疗脊髓损伤尤其是颈髓,其受损平面以下所支配的呼吸肌发生麻痹,影响其余呼吸肌的力量和协同作用,明显地降低胸廓活动能力,肺不能有效扩张,肺活量下降,痰不能咳出,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所有急性损伤者都需要做预防性胸廓治疗。目的在于增加肺容量,清除道分泌物。胸廓治疗1.呼吸锻炼吸气:为保证通气良好,所有患者都要进行深呼吸锻炼。T1以上损伤时,膈肌是唯一有神经支配呼吸肌,为鼓励患者充分利用膈肌吸气,治疗师可用手掌轻压其紧靠胸骨下面的部位,以帮患者全神贯注于膈肌吸气动作。呼

5、气:在患者进行有效呼气期间,治疗师应用两手在患者胸壁上施加压力,并且要将两手尽量分开,每次呼吸之后,治疗师应变换手的位置,以尽量可能多地覆盖患者胸壁。胸廓治疗2.辅助咳嗽腹肌部分或完全麻痹者,不能做咳嗽动作,治疗师要用双手在其膈肌下面施加压力,以代替其腹肌的功能,协助完成咳嗽动作。单人辅助法:治疗师两手张开,放在患者的胸前下部和上腹部。在患者咳嗽时,治疗师借助躯体力量均匀有力地向内向上挤压胸廓,所需要的压力酌情而定,以不使骨折处疼痛,但又要把痰排出。两人辅助法:如果患者肺部感染,痰液粘稠,或患者胸部较宽,一

6、名治疗师不足以达到患者咳嗽所需的压力,需两名治疗师同时操作。两者治疗师分别站在患者两侧,将前臂错开横压在患者胸壁上,或张开双手放在患者靠近自己一侧的胸壁上部和下部,手指胸骨,待患者咳嗽时同时挤压胸壁。最初的两周内,每天要进行3-4次治疗,以后每天可做一次。胸廓治疗3.体位引流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任何患者都可以做体位引流,促进肺内分泌物排出。若有感染,要针对感染的部位确定引流姿式。在正确的引流姿式下,以空心掌手法振动,叩击患者胸背部,振动叩击应在患者最大限度呼气时间内连续进行,以帮助把粘在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排

7、出。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每次体位引流可持续进行20分钟。如痰多有必要每小时一次,24小时不间断。高位损伤者每次翻射前后都必须作体位引流。随着病情好转,引流次数随之减少。关节被动运动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关节和组织的最大活动范围。在患者受伤入院的第一天就要开始进行这种训练。在患者处于脊髓休克期内,每天要进行两次被动运动,以后每天可做一次,一直持续到患者能够进行主动运动,并且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保证充分的关节活动范围为止。进行被动运动,每个肢体大约进行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每个关节都要进行数

8、次的全范围的活动。血管调节性训练颈髓或上段胸髓损伤患者,经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这主要是由于内脏血管运动调节功能丧失所致。当身体由水平位变为直立位时,内脏血管能相应地收缩。丧失的血管运动调节是不能恢复的,但可以通过训练建立其它血管反射。方法包括循序渐进的坐位训练,或斜板站立训练,从倾斜30角开始,逐渐增大角度,直至90而无不适感为止。坐位训练时同时进行支撑动作练习,可支撑在床上或木块上,帮助建立血管反射,同时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