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奇妙克隆 创新学案

17 奇妙克隆 创新学案

ID:20255469

大小:59.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17 奇妙克隆 创新学案_第1页
17 奇妙克隆 创新学案_第2页
17 奇妙克隆 创新学案_第3页
17 奇妙克隆 创新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17 奇妙克隆 创新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编辑设计:毛陈中学黄2010-12-17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进一步培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学习重难点: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自己搜集筛选信息。2、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课时安排:2-3课时课前导读导学:(一)课前准备: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二)本文作者:谈家桢(

2、1909--2008),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有"中国遗传学泰斗"之称。(三)阅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先不看书,做后再互查或看书自查纠错。)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胚胎()蟾蜍()脊椎()栖息()濒临()渗透()繁yǎn()róng()合náng()胚ái()症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总体上是按顺序进行说明的。3.“克隆”是什么?“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先在原文画出相关语句再用自己的话归纳)课堂导

3、学: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预习反馈与交流二.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提取主要信息课文一共用了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分明,清楚。这四个小标题依次是,,,。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1.克隆是什么?⑴什么是克隆?⑵什么叫无性系?⑶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节是对克隆实验的简要介绍和说明。这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答:“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用了顺序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一是从的“克隆试验”写到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科学家

4、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类、类再到类,体现了科学家们“”,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3.克隆绵羊“多利”。本节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多利”的诞生过程: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⑵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答: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4.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一

5、节从三个方面写“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第一,;第二,;第三,。但是,作者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中,而是对克隆提出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本节用得最频繁的说明方法是。第二课时一、问题研究  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表现在文章安排上,用个小标题把全文分为部分,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但前后又有紧密的联系。其次,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如:,,等,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其三,文中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仅从中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二、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例如

6、:(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你还能举出一些句子吗?试体会之。三、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可以展开讨论,不求有统一的答案。)四、拓展延伸: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正方

7、观点:反方观点:要求与提示:1、上两个问题实质是一个问题,这节课只做初步讨论。重点是准备材料,待下节课“走上辩论台”。2、结合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关于克隆的争议”的内容来开展语文活动。3、讨论/辩论大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②.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③.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