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ID:20283857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

2、说,它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它塑造的人物用金圣叹的话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二、相关链接  1、作者与作品  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

3、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  三、字词积累  (1)生字  趱行zǎn 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gāngà厮sī  朴刀pō 恁地nèn 怨怅chàng 兀的wù  怄òu  芥菜jiè 忒tuī 舀酒yǎo  罗唣zào

4、 聒噪guō  晁盖cháo三阮ruǎn省得xǐng 兀的wùdì 勾当gòudàng  庵ān   喏喏连声nuò 剜口割舌wān   面面厮觑qù  ⑵补充释词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四、整体感知  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

5、节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线索——双线结构: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3、用一句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

6、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五、理清结构   学生合作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得出本组意见。  (一)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大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7、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六、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1)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2)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3)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4)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  

8、自然环境:描写天气酷热,是为下文写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等埋下伏笔。描写黄泥冈上松树林内柳阴,是为了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