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

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

ID:2030576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_第1页
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_第2页
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_第3页
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_第4页
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分析顾敏1党胜春2殷凯2(1江苏省镇江市中丙医结合医院肿瘤内科江苏镇江212002)(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镇江212001)【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185-02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区別与平滑肌瘤和祌经源性肿瘤,占间叶性肿瘤的大部分[1]。患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且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转移。该类肿瘤在免疫表型和治疗方法上有自己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认识,现收集我院2011年1月一2014年6月诊治的6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

2、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65例来源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一2014年6月诊治的只有完整病历和病理资料的患者,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31〜81岁(平均65岁)。患者原发肿瘤的部位为:胃41例,小肠12例,结肠2例,直肠6例,食管3例,十二指肠1例。临床表现:18例有反复柏油便,16例有餐后饱胀感、反酸嗳气,26例有腹痛、上腹部不适,5例有腹部块。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被证实为GIST。1.2治疗方法木组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行开腹肿瘤周部切除1例,胃大部切除术13例,胃契形切除19例,全胃切除术7例,胃镜下局部切

3、除(ESD术)6例,空肠切除术1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直肠切除术6例。木组中有53例病人接受了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1.3病理结果手术切除后,测肿瘤直径,观察有无出血、坏死,取材,若奋肿大淋巴结也取材检查。病理诊断方法:标本均经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mm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二步法染色,分别行CD117、CD34、DOGI、SMA、Vimentin、Desmin免疫标记,免疫试剂均为福建迈新公司产品。结果判断分阳性和阴性,阳性为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背景。CD34、Vimentin、SMA、Desmin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浆,DO

4、G1、CD117定位于细胞浆和(或)细胞膜。核分裂像数目采用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50HPF)计数。经2名经验丰富的病理中级医师根据镜下组织形态学再次确诊并分型,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会中心GIST专家委员[2】提出的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肿瘤性质和直径的关系65例间质瘤患者中,高危28例,中危25例,低危12例,II肿瘤的直径越大,恶性程度越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2.3治疗效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

5、期死亡,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全组65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2年,至今未出现复发和死亡,生活质量佳。3。讨论胃肠间质瘤1983年首先由Mazur[3】提出的,它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向平滑肌分化,神经分化或向不定向分化。GIST多见于中老年患者[4],发病率为2/10万,临床缺乏典型表现,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上腹部胀痛不适、腹部包块等,0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和术后药物靶向治疗。王延明等[5】研究表明,不同部位间质瘤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胃间质瘤占66.7%,本文6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胃间质瘤41例,约占总数的63.1%,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

6、GIST的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GIST镜下特点无特异性,可表现为上皮、梭形和混合细胞型,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必需结合免疫组化结果。GIST冇其独特的基因改变,最主要的是C一Kit原癌基因突变,CD117是C一Kit的蛋白产物,几乎所有的GIST均有C-Kit表达,阳性率为94%-98%,CD34是髓母细胞的抗原标记物,存在于骨髓干细胞等组织中,在GIST中有较高的表达率70%〜80%[6]。最新研究指出DOGI在GIS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重人,它与CD117表达率非常相近,且诊断特异度高也较CDI17更高,本研究65例间质瘤患者中,CD117阳性占92

7、.3%,CD34阳性占90.8%,DOG1阳性占84.6%,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因此这三者联合可以提高GIST的诊断率。手术切除是GIST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Logmno等[7】认为,GIST直径<2cm可行局部切除或内镜下行ESD术,直径2〜5cm根据部位行楔形或大部切除术,直径〉5cm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术。肿瘤的不同部位切缘选择不同,对于胃的GIST,主张切缘应该〉2cm。对于十二指肠GIST,局部的切除就可以了。结直肠的GIST,局部切除只主张应用在直肠低度恶性肿瘤直径≤2cm吋,而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的GIST,均必须保证切缘无瘤细胞残留,

8、切缘与肿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