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生活的动物

水中生活的动物

ID:2042387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1页
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2页
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3页
水中生活的动物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中生活的动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①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②探究鱼类的运动的方式。③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生物圈中,动物是最活跃,活动范围最广的一类生物,按照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可以分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三个类群,各类动物具有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教材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对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其他

2、水生动物做了简单介绍,并进一步从生物圈环境保护的角度,讲述了水域环境保护。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建立起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2、教学重点和难点①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②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活动的特点。3、课时安排:本节内容教学时间为两课时,“鱼的游泳”部分用1课时。三、教学准备:选择与本节教学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生活的资料,并尽量准备一种生活状态的水生动物。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

3、钢尺等。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章的导入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或有关的间接经验,说出自己知道的生物;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的CAI课件来创设情景,观看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生活状况,然后让学生按有无脊柱和生活环境、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从而对动物进行行类群的区分。在组织第一个“观察与思考”的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两点。⑴使学生明确活动目标的要求,学会由整体到局部,由单一变量到若干个变量的有序的观察方法,以及作观察记录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鱼体的外形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鱼类适应水中

4、生活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鱼在游泳时各种鱼鳍是如何运动的,思考它们对鱼的运动分别起什么作用,并观察鱼在完成某一种运动时各种鱼鳍是如何相互配合的。⑵引导学生正确地判断观察的结果与得出的结论之间是否具有逻辑性;认清通过观察活动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结论只是推论,还有待于实验验证,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探究”打下基础。有关“探究”实验,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可行的探究活动方案。在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时,教师应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材料和用具。在引导和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在没有条

5、件的地方,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在很难找到活鱼的地区,可以用模拟研究的方法。⑵在学生实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对实验材料用具的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如对鱼体大小的选择,捆绑鱼体的夹板和线绳的选择等。经实践证明鱼体大小以6~10cm长为宜,捆绑鱼鳍用纱布较佳,捆绑尾鳍轻且不易滑脱的材质为宜,如用轻的木片、塑料片等。要鼓励学生自行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⑶在进行实验“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时,应引导学生想办法只对单一因素进行观察,而限制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分别探讨各种鱼鳍对鱼的作用,并作好实验记录。本节教学建议以学生探究为

6、主,辅以讨论、自学归纳等,要重视“观察与思考”活动和学生探究方法的指导,还要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并引导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2、案例的设计思路通过列举熟悉的动物,给它们找个“家”的游戏,区分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动物类群。以一系列观察与思考的问题,指导学生完成第一个“观察与思考”活动,通过“各种鳍的作能用够仅*观察得出结论吗?”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行“探究”时,注重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强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意识,务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增强科学实验的真实感,

7、并培养合作的意识。五、案例1、导入:生物圈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除生产者外还有哪些生物呢?它们具有怎样的作用呢?引入第五单元和第一章。2、新授:㈠动物与分类组织游戏:给动物找个“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平时所见所闻,根据课本对动物分类的方法,列举  动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