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

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

ID:2058750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3

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  _第1页
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  _第2页
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  _第3页
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  _第4页
资源描述:

《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摘要]通过对我国近25年来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趋势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就业弹性下降和就业压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GDP就业弹性就业压力缓解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下昔日“天之骄子”之尊,背负“眼高手低”之名,寻找就业之路时,我们除了从高等教育改革本身寻找解决方案,

2、社会又该怎样认识大学生就业难,将认识提到足够的高度,并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呢?下面从就业弹性入手,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就业弹性的概念及我国的整体就业率分析    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也称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率通常有GDP增长率表示。要计算一国的整体就业弹性,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就业的增长率除以经济增长率,可以得出当年的就业弹性系数。那么我国近段时间来经济增长与整体就业率如何呢?下面从三个方面

3、来分析。    1.我国近年的就业弹性  表1是我国近2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表中数据表明,我国六五期间,GDP增长率为12.00,就业增长率为3.3,就业弹性系数为0.308,到了八五期间,GDP增长率上升为10.78,而就业增长率下降为1.2,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03,九五期间稍有上升,十五期间,又下降到0.1左右。数据显示说明我国25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    2.我国不同产业的就业弹性  表2是1978年以来我国不同阶段就业弹性

4、的估计值,这些资料说明,第一产业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曾经是吸纳就业重要领域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下降,这与各地工业化过程中倾向资本密集型方式转变有关,只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保持较高的吸纳就业能力,成为目前中国就业增长的主要支撑,但是,这些就业岗位(特别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就业岗位主要吸纳的是低学历层次、有重复性技艺的工人,对以理论为基础、脑力劳动见长的大学生毕业生来说这些行业的吸纳能力较弱。    3.我国不同地区的就业弹性  表3是我国近十几年来不同地区的就业弹性

5、,表中数据表明,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就业弹性最小,仅为0.3,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大。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大力提倡优化结构,使得一些产业、一些地区选择了资本密集型即以资本投入替代劳动投入的增长经济的道路,因而,能吸纳较多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增多,限制了就业机会增长。  其次,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未真正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根据发达国家就业解决问题经验,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

6、领域,也是对劳动力需求最旺盛的领域,从世界性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大学生毕业后很多人会成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或自己创业。  第三,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有很多的第三产业如金融和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业等对高素质人才需求较大,且就业弹性也较大,却存在很多进入壁垒,限制了对劳动力特别是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  第四,社会发展区域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

7、、社会的特点十分明显,这导致我国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诸多差距,因此,在教育收益率或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下,许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便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在而短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就会出现明显过剩。    三、提高就业弹性的措施    缓解就业压力,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弹性来实现,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力趋于缓慢,从而在经济总量增长吸纳就业这方面的作用也有所下降,那么缓解就业压力就更多地应该从提高就业弹性的角度来考虑。  1.抑制失业

8、率的爬升,维持社会安定。我国目前失业率为8%或更高,因此必需抑制失业率的进一步爬升。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失业率无论如何不能超过10%,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能超过3.8%。因为如果城镇失业率达到10%的话,那么城镇受失业影响的家庭将有30%左右,这将严重危及社会的安定。  2.鼓励创业,开展创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则是就业之源。创业首先是就业的高级形式,一个创业者也是一个就业者。另一方面,创业将创造一定数量的岗位,带动就业。因此,要鼓励创业,对创业进行资金、政策上的扶持,一方面努力削低创建微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