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

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

ID:35996901

大小:1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_第1页
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_第2页
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_第3页
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_第4页
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1宋水泉01>.引言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少论文对此做了论述,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现在的一个问题是,GDP的增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2就业压力。事实上,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或者说,奥肯定律在中国不那么“灵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单靠硬道理——发展经济是否应该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值得商榷。或者说,虽然发展经济是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我们是否应当把它当作就业增长的充分条件?本文试图从就业本身的弹性(即弹性的就业,而不是经

2、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弹性)入手来加以探讨,对中国目前就业政策的问题和挑战加以描述,并对中国就业政策的前景和方向加以简单分析。1.三股大军压境,中国就业形势严峻中国正面临着新生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冗员三个群体的巨大就业压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杨燕绥教授(2006)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三股大军压境”。第一股劳动力大军是新生的劳动力。200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75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509><>04003002001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图

3、11996年以来每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资料来源:清华大学王亚华《中国人口与发展》讲义、网上资料)第二股劳动力大军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这里面分两种:一是失掉土地的劳1宋水泉,1980年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就业、养老金、企业年金,导师:杨燕绥教授。电子邮件:songsq05@mails.tsinghua.edu.cn。2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率的百分点。11动力,他们需要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得到就业和应有的社会保障,二是没有失掉土地、在城市务工的农业人口。第三股劳动力大军是城市冗员

4、。国有企业改革富余人员在这几年中正在消化,良好运转的再就业政策解决了一部分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现在凸现出来的一个问题是事业单位的问题。编制混乱、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面临着改革,而下一步的改革同样面对巨大的压力,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就业问题。三股劳动力大军压境,而仅靠发展经济来解决它能力有限,这使我们不得不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就业。我们是否可以从就业本身的弹性来考虑增加就业?仔细分析中国的就业国情,我们会发现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三股劳动力大军的存在,中国的失业率(不管是登记失业率还是调查失业率)在上升(见图2),另外一方面,中国的劳动者还是顽强地

5、生存了下来。究其原因,是中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地下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灰色就业和灰色收入。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状况并不好,调查事业率远高于登记事业率4.2%,但那里仍然存在着“小酒喝着、小麻将打着,只要不患病,日子还是可以过的”这样一个巨大的劳动力群体。这个群体游离于正规的就业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外,但他们仍然可以获得收入,维持生存。这种情况在十一五规划出台之前被称为是“非正规就业”。2001年-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5.0%4.5%4.0%4.64.24.34.24.13.5%4.03.0%3.63.12.5%2.0%1.5%1.0%0.5%0.0%20

6、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图22000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2(资料来源:历年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的数据为控制目标)2.“非正规就业”,名不正则言不顺?1杨燕绥(2006):我们不应该把他们说成是“进城”,应该说成是“建城”。2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2这种被称作“非正规就业”的就业模式在中国是比较普遍的。我们更愿意把这种就业模式成为“灵活就业”。在十一五规划和国务院2005年36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

7、通知》)出台之前,人们对它认识不清,存在争议和误解。它与传统的就业理念和用工模式迥异,现有的就业政策和劳动法律没有涵盖到这种模式,因此它就被冠以了“非正规就业”这样的名称。十一五规划里面没有了以往提到的“非正规就业”的字眼,而是提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明确了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来保障第一类劳动力大军的权益;而国发36号文里面更是明确提出了“鼓励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加快完善和实施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等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

8、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灵活就业”的概念。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