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ID:2084397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4

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_第1页
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_第2页
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_第3页
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_第4页
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二: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一、聚焦问题1、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就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吗?2、怎样让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真正得到有效地利用?二、研究课例《三角形的面积》三、研讨目标1、提高利用错误资源的意识;2、探究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途径;3、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4、建设容错文化。四、磨课终稿 《三角形的面积》【学情与教材分析】前一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根据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有了上一节课的铺垫,转化的思想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平行四边形在一个图形中可以完成转化,而三角形则是一个“拐

2、点”,等腰三角形虽然通过剪拼可以完成转化,但是不具备普遍性。教材上给出了两种转化的方法:一种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组”成平行四边形,完成转化;另一种是一个三角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拼一拼游戏。回想一下前面学习过的三角形的有关知识,随便剪一些三角形,玩一个拼一拼的游戏,看能拼成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二、怎么也拼不成平行四边形。磊平时的课堂不怎么上心,没想到公开课上积极性这么高,第一个举手。我暗暗高兴,点了他的名字,磊自豪

3、地走到展板前,拿着两个三角形无论怎么比划,好像都不怎么满意。我问他:“你想拼成什么图形?”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平行四边形”。我也觉得这个套路是对的,帮他在展板上调整,扭来扭去都不像,心里也在嘀咕“怎么回事?”突然想起把两个三角形比一比,原来不一样大啊!台下的学生显然也发现了问题:“老师,两个三角形不一样,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两条边不平行。要剪成一摸一样的。”我随机插一句:“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昨天晚上没有“白玩”。‘一摸一样’还可以叫做‘完全相同’,磊虽然没有完成这个转化,但是他至少让我们理解了‘完全相同’这个词。”三、“转化”的关键是什么?张沛祎发言的时候,已经有三位学生用完全一

4、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他的手举得老高,“老师,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我示意他拿着学具来展演,他用了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梯形。“啊?不行!”好多学生喊起来。“为什么不行?梯形不也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宁站起来说:“解决不了问题啊,梯形的面积还没有学过,拼成梯形不行!”顺势引导:为什么张沛祎的这种方法大家觉得不行呢?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不会求,才想办法把它转化为原来学过的旧知来解决问题,如果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依然没学过,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那这个转化就是无效的。昨天晚上,大家在玩拼一拼游戏时,一定过足了瘾,可以用三角形拼成好多图形,但是有些拼组是没办法可以帮我们解决问

5、题的。所以今天的课堂我们只是选择了部分有用的拼组。张沛祎又一次提醒了大家。四、“你们没有问题,董老师有问题。”课前想到沿中位线剪开再剪拼的方法学生不一定能想到,所以没准备讲。没想到冉想到了这种方法,他拿一个三角形用剪刀剪开,然后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整个过程看似很“轻松”,学生发出惊叹声。我问:“一剪一拼,这么简单啊。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台下无一人应答,大多的眼神是茫然的。我穷追不舍:“你们没有问题,董老师有问题”。顺手拿起一个三角形,随便剪了一刀,放在展台上,“我怎么拼不成平行四边形?”冉着急地解释道:“你得这样剪,先用尺子量出两条边有多长,得找到两条边的中点,画一条直线,再剪下来,这

6、样拼的时候就能对齐了。”“真的是这样吗?原来是有诀窍的,赶紧拿起自己手中的三角形试一试吧。”看到学生豁然开朗的眼神,我再追问冉:“怎么想到这种方法?”冉说:“我看了看书,不过开始不知道怎么剪,总是拼不成,试了三次才发现得找中点,拼的时候才能把边对齐。”我问大家:“你们觉得冉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吗?”教室里自发地想起了掌声。有时候,教师装糊涂也是一种智慧。“你们没问题,董老师有问题。”我说这几句话的时候,看见台下听课的几位老师“若有所思”地笑。五、为什么一一展示?汇报和展示都不忘强调一句话:“别人说过的方法不再重复”。有人先展示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情况,有人又上来展示两

7、个锐角三角形拼组的情况,还有人要展示两个钝角三角形拼组的情况。一一展示完,我追问:“为什么三种情况都要展示?这算不算重复?”紫彤这样说:“因为三角形按角分,就分为三类。把每种情况都考虑了,才可以放心地说“底乘高除以2”这个公式是成立的,万一有一种情况不符合,这个公式就不成立。呵呵,这段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诠释不完全归纳法的要点再恰当不过了,“正例要很多,反例只要一个。”六、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关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谁还有其它的方法?”凯站起来,手中拿着一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