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ID:20869608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7

上传者:U-991
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_第1页
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_第2页
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_第3页
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笪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李明移动设备随着其功能逐渐加强,智能化模式不断完善,已符合泛在学习模式的基木要件,其在泛在学习领域扮演角色越来越重要。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是泛在学习模式的实践,对数字化学习起着有益补充。文章介绍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设备在泛在学习中的优势,并针对移动设备的功能特点、泛在学习资源以及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构建基于移动设备等智慧型终端设备的泛在学习模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移动设备泛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资源泛在学习(U—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1泛在学习的优势泛在学习创造智能化的环境让学生充分获取学习信息,这与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学校进行学习或通过网络获取学习信息有很大的差异。泛在学习的目标就是创造让学牛.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进行学习的教育环境,实现更有效的学生中心教育。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即所有的实际空间成为学习的空间。知识的获得、储存、编辑、表现、传授、创造等的最优化的智能化环境将提高人们的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就泛在学习的木质特点而言,它是“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木身为焦点”的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者所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木身,而不是外 围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一个优势是具有泛在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吋间,接入他们所需要的文档、数据和视频等等各种学习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需求的,因此,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的过程。另一个优势是计算设备便携先进。2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条件一般地,移动学>J系统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因特网、移动通信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移动设备)三个方面。2.1移动设备的特点。相对笔记本电脑、PC机等终端设备,手机等移动设备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随着智能型手机的普及,手机CPU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手机内存,闪存容量不断扩大,移动互联数据资费不断下调,这都给泛在学4模式架构在移动设备上得以实施。2.2泛在学资源。泛在学4的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学4资源、终端软件、学习平台系统等。本文我们主要讨论终端软件、课程资源和学习平台系统。对前者,现有移动设备支持很多学习软件,如金山词霸、学习型游戏。3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模式泛在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己被逐渐认可,本部分我们根据泛在学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3.1基于问题的学>J。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特征是以问题为焦点,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iL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其中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利用移动设备学4的过程中,学4者可以随吋随地通过编辑移动设备短信的形式向移动教学服务器提出问题,系统会按照搜索策略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再发送给学习者。即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来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3.2基于资源的学>J。基于资源的学是一种以学者为中心的教育 教学模式。基本特征是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自我导向”能力。泛在学习中,学习者获取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助移动设备自带软件,另一种是利用移动教育资源平台,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电子书、电子词典、电子期刊、课件、信息交互平台等。4构建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需注意的问题4.1学:>』资源类型的选择。移动教学资源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泛在学习的质量。虽然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不足。①大屏幕移动设备与PC机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设计泛在学资源时必须考虑视觉效果。②移动通信的带宽。带宽较低则不能保证学>」者顺畅的访问所需资源,所以泛在学习内容以文本、声音为主,尽可能少地冉现图片、动画及视频类型的资源。4.2终端设备的选择。针对移动设备用户多、终端差异大、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4环境对系统的自适应性较差的特点,为保证不同型号移动设备的使用者能够顺利访问资源,设计系统吋应充分考虑如何有效开发适合不同移动设备的教育资源平台,如果不能做到全部覆盖用户和终端,选择主流移动设备来进行设计。4.3互动性及网络安全。移动设备学4资源不仅仅是通过短信、彩信等形式,更多需要有学习者的互动。同时,学习系统的安全性也是系统构建中值得考虑的问题,尤其是涉及个人数据的隐私,任何学者都不希望自己的数据被非法利用。5基于移动设备的泛在学4特点①持续性(也称永久性):学习者能一直保持在学习状态除非自己取消学习要求,并且学习过程是连续的、无缝的。②可访问性(也称可获取性):学习者可以访问到的学习资料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任何形式。③直接性(也称及时性):学习者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直接从服务器或是从对等网 络中获取信息,通常是及吋的,如点击学习在线视频即可实现即吋播放(在网速得以保证的情形下)。④交互性:学习者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讨论交流,实现信息交互、学习互动。⑤主动性:当服务器定位到有用户进入所属区域时,会主动发送服务内容,供用户选择,主动提供服务。⑥教学行为的场景性:学习可以融入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可以以自然有效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这会帮助学者更好地注意问题情境的特点。6结束语泛在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宄热点,是数字化学AI的有益补充,它己从学术研宄阶段逐渐走向了实际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优势己初露端倪。移动设备媒体在泛在学习中的应用和推广必将引起教育手段的变革,也将进一步满足学4者终身学4的需要。参考文献1余胜泉等.非正式研究与实或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宄,2005(10)2王晓东等.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⑴.中国电化教育,2007(01)3刘建设等.移功学研究现状综述⑴.电化教育研究,2007(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