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教案

归去来兮辞 教案

ID:20876966

大小:3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7

归去来兮辞 教案_第1页
归去来兮辞 教案_第2页
归去来兮辞 教案_第3页
归去来兮辞 教案_第4页
归去来兮辞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近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把握全文的结构领略辞中表现的遗

2、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难点:对题目“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及本辞特点的全面理解。  解决办法1.从朗读全辞的内容,把握题的意思。  2.结合本文看辞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诵读全文,可进行配乐朗读准备。  2.标出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3.初步鉴赏。  二、课内采用以诵读带动分析理解。教师讲析与讨论结合。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诵读比赛,在诵读中掌握辞的结构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了解背景,作者及辞。  二、整体感知  1.解题本篇选自《陶渊明集》

3、。归去来,回去。兮,助词。辞,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东晋末年浔阳柴桑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作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作,过隐居生活。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东晋义熙元年,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

4、园。为此,写出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辞》。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3.主要内容介绍在文学史上,《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很著名的作品,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这样的推祟未必

5、恰当,这只是说明这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受人推崇,是因为作者在当时不愿与混浊的社会同流合污,蔑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生活,感情真挚,写得富于诗情画意,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都有独到的地方。  文章的主体是有韵的“辞”。主体之前有个“序”,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原由,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的用意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操。主体的“辞”从厌恶仕宦生活,决心弃官回家写起,说明了“归去”的当然;有了这层意思,对比之下,下文归去之后的生活就显得更加欢乐。接着用三段文章写归去之后的生活和感受。一段写到家之后,庭园之内的欢乐和安闲

6、,另一段写田间耕作和纵情山水的乐趣,最后一段写乐天知命、乘化任运思想下的无忧无虑。三段写了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把握辞意。  捋清辞的行文脉落。  2.导入新课  介绍作家、作品。  介绍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具体指出全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参考答案]全文以“田园将芜胡不归”领起,接着以“归思”、“归途”、“归家”、“归意”为序,依次抒写,最后以“乐夫天命”作结。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

7、园的感情。  ②辞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潇洒的风格?  [参考答案]从该辞的背景及辞的第一部分,我们均清楚可见,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却只以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而不言官场的黑暗。对已往的居官求职,也只言“不谏”,“昨非”,决定不与达官贵人来往,反用“息交以绝游”轻轻带过,而在写回到田园生活的场景时,句句从心中流出家中景——有松,有菊,有幼,有酒,有樽,差足问慰;写涉园之景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因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处处显示作者”旷而

8、真“的感情;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③对题目“归去来兮辞”的理解。  [参考答案]“归去”就离开彭泽而言,可以说是“归去”。“来”就回乡而言,又可以说是“来”。文章从思归到归家,步步叙明,所以合起来就叫做“归去来”。辞,文体名,是一种抒情赋体,一般要押韵,并多用四个字或六个字的对偶句,格调与散文不同。  四、总结、扩展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佳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