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ID:5520705

大小:3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16

《归去来兮辞》教案_第1页
《归去来兮辞》教案_第2页
《归去来兮辞》教案_第3页
《归去来兮辞》教案_第4页
《归去来兮辞》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归去来兮辞》教案《归去兮辞》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辞赋的特点,了解中陶渊明所述之志。  2.背诵全。  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等言虚词的用法和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逐步提高言阅读能力。  4.鉴赏本感情真挚、用语朴素、用典自然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教学难点  1.理解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虚词的

2、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本属于辞赋,宜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指导诵读中引导学生鉴赏。  2.点拨教学法。以中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为重点进行点拨教学。  3.探究拓展法。提倡学生进行浅近的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小题目,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 时安排2时教学步骤第一时  [教学要点]  简单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读,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意。朗读,找出押韵的字,通过韵脚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点评句子,以求更准确理解的思想内

3、容。背诵全。  [教学过程]  一、导  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

4、格。他虽然“性本爱丘”,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  他长于诗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以《桃花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兮辞》著称史。  三、示范朗读。  朗读常规指导:本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以六字句为主,

5、按三拍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本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四、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熟悉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隔开的层次和段落,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学生朗读。  明确:第1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

6、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为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2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衡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ɑ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闲适恬淡,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写,情景

7、交融,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3段用一韵,押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  第4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梳理本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水——安度余生。 

8、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及韵脚,尝试背诵。  五、学生细细品读,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第1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2、3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