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

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

ID:20954694

大小:6.55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17

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_第1页
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_第2页
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_第3页
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_第4页
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震”出的空心村——台湾桃米村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的桃米村与台湾其他村落一样,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因大量人口的流失产生文化消亡、产业凋零、村落空心、良田荒废等问题。1999年台湾的“9·21大地震”将这座小村落几乎摧毁,也将以桃米村为典型的乡村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NGO----台湾新故乡文教基金会NGO----世新大学观光系专家村民——桃米村民重建委员会政府——“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灾后重建主要力量:灾后重建建房子创新产业+留住人?做什么“桃米生态村”环境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产业生态桃米村保留了相当面积的自然及低度开发地区,包括

2、社区周边规划的绿化空间紧密的与大环境整合为一体,复杂而多样性的森林、河川、溼地及生态农地,维护了多釆多姿的原生动植物群相及原野景观。环境生态村落之中没有大片水泥硬化的集会广场及大面积停车场,公共建筑与民宿融入其中。整个氛围都极为生态自然。生态池三道过滤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流出来积在一个浅浅的水池里,种点水草、水仙、莲花,成为蜻蜓繁殖和青蛙家园。建筑生态来自日本阪神的纸教堂。志愿者手工完成。是跨越宗教和国籍“社区营造”的场所是精神的寄托。由村民相互扶持建盖了16家各具特色的民宿并在造屋过程中形成“革命的感情”,实现互相分享,这种感情的培养使村民将私产视为一定程度上的“公共产”

3、。2003年成立桃米纪念馆,将地震的遗迹留下做为警惕及教育,也成为一种地方特征景观生态由村民来创意村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社区标志,建设社区象征凉亭——蜻亭、鸟亭、青蛙造型景观灯,推广环保自然的理念。把地震造成的洼地,改造成一片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产业生态产业生态生态住宿业生态餐饮业生态导览服务业生态农业传统手工业教育产业生态住宿业建构“知识经济的社群”邱富添自家的民宿一年客满100天,接客约2000人,一年赢利100万新台币,是一般大学毕业生薪资的3倍,实现了从生存到生

4、活的质变。生态导览服务业制定调查和解说人员认证办法,依当地物种种类分为初、中、高三级,要求参加人员必须完成初级训练课程,阅读指定的参考书,并分笔试、户外辨识及幻灯片解说考试。小区营造、生态保育、环境伦理、生态工程等的教育训练。解说员除了为游客提供深度详尽的生态导览解说服务外,还肩负着调查检测核心生态资源的责任。生态餐饮业基金会邀请台北大饭店的大厨教当地人制作具有当地特色的精美菜肴。小农户与NGO合作将农业生产剩下的原料做成酱料,而制作酱料的过程也设置为体验式旅游项目。提供自助餐的“社区妈妈”也是经过“新故乡”开设的美食班培训,而且考证合格才上岗服务的。生态农业村里五分之

5、四的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农户们提供无毒蔬果。由农事体验传统手工业教育产业纸教堂内部授课教室室内+室外亲子+科普平衡淡旺季周末和节假日,桃米生态村日接待游客达到1500人;平时每天接待游客也在500人左右,每年仅门票收入就有200多万元人民币。自组织运作“桃米小区游客运营管理中心”架构起行政、生态、文化、美食、工艺等15个工作小组订房、餐饮、旅游等服务由村民将15%-20%的餐饮住房收入交给协会形成一种“乡规民俗”自治机制成功的关键人才?不止是人才人!才是关键在小区营造的过程,不仅凝聚桃米小区居民的共同意识,激发出在地共同的情感,由当地村民共同维护桃米的生态环境,共同参与

6、小区营造的过程,且发展出具有生态教学意义的生态村,并带动周遭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共同提升生活环境的质量,打造出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生态村。分享完毕,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