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

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

ID:21114982

大小:1.0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8

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_第1页
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_第2页
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_第3页
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_第4页
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以景作结以景作结,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来表达丰富而难以言传的思想感情内涵,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从而使读者感到余韵无穷、意犹未尽,并进而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以景作结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往往以一种作用为主而兼有其他作用,题材不同,作用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大致有四种情况。1、就情取景,渲染气氛。用来渲染气氛的景具有很强的特征性,唐宋诗词中,常常出现在表现哀怨、悲愤、惆怅一类感情作品的结尾,用让人感

2、到凄凉、萧瑟、灰黯的景物来渲染气氛(如暮日、寒鸦、风雨、夜月等),以烘托此类情绪。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分析:此诗是“以景作结”类诗歌的典型之作,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

3、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简要分析结句在表情达意上的特色?明确: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在写法上与前三句有

4、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明确:前三句是叙事抒情,结句是以景结情。诗人借暗风寒雨渲染悲凉气氛,将自己的惋惜、愤懑、痛心等诸多情感融于景语之中,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阅读宋词《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回答: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1)动静映衬,对比鲜明;(2)寓情于景,

5、韵味无穷。(意思对即可)画线句从全词的位置上看,在结尾处,且是描写,属于典型的“以景作结”的写法;从题干的提示语“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得知是“寂静”的场面,自然是“动静对比”。如果不知道“以景作结”的表达技巧,就不能很好作答。《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结句有何特色?试简要分析。明确:结句是以景作结。似是写景物,实际上风浪打船的声音即诗人思想延续激荡的声音。这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白居易和元九是很好的朋友,他夜里点灯在舟中读好友的诗卷,直读到灯残眼痛,到了身体的极限,才灭灯,灭灯后仍然暗

6、坐,实际上他的心中始终在与朋友的诗作进行交流,也许产生很多共鸣,生发许多感慨,但他什么都没有说,而只以“逆风吹浪打船声”作结。似是写景物,实际上风浪打船的声音即诗人思想延续激荡的声音。诗人并没有加上“我伤感地听着”之类的话,而是以景作结,使元九,也使我们,不得不去补充这断片之外的许多东西,从而不得不去体味诗人当时的悠悠情思。描写音乐的诗歌结尾的景,除渲染气氛的作用外,又是用视觉的形象来总结听觉的感受,它们是诗人经过美妙音乐的感染后,得到净化的心灵的投影。诗人出神入化,说明了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7、白。”在怀古的作品中,结尾的景既用于渲染气氛,又暗含对比以抒发古今兴亡之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古今长存的景物来对比人生的短暂或过去的盛况难久,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一是用今日的颓败和昔日的兴盛对比,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2、因人写景,篇末传神一是以壮美的景物烘托人物的英雄气概。如:“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辽阔、远大的境界作为将军回首望远造型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气势雄伟,使将军的形象显得威武矫健,给人留下了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