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ID:21372108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_第1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_第2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_第3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1.流体包裹体的分类及区分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旮着明显的相边界的那一部分物质。1.1流体包裹体的分类流体包裹体成分S杂且成因多样,其分类研究多年来一直是随着测试手段的改进和研究内界的深化而变化。早期的分类研究主要是以定性描述为主,随着流体包裹体研究水平额度不断发肢,出现了以成因、成分、和态和不同包裹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依据的各种分类。具有代表性的包拈:(1)1953-1976年:最有代表性的是1969年Ermakov提出的分类方絮,他根裾包裹体的成分和成因,建立了21个类型,并且根据相

2、的相对比例,建立了一种应用很广的分类。另外一些人也建立了不M的分类方案,例如,许多分类方案是根据仍宜选用的气液比而划分的,然而气液比山于其连续变化而不易精确测定,限定了其广泛应用。(2)1985-2003年:最有代表的«宗瑶的分类方案,他根据捕获时的流体特征将包裹体分为由均一体系形成的和由非均一体系形成的。其屮,均一体系形成的包裹体又分为原生包褢体、次生包袈体、假次生包衷体和出溶包衷体;非均一体系形成的包褒体包括液相+固ffl、液体+气体或液体+蒸气、两种不混溶流体3类。(3)2003年至今:冇些学者在著作及文献中阐述了一些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划分方案,多以流体包裹体的物理状态、成因、形成期次

3、等指祢为划分依据。其屮,卢焕章等根据包裹体相数的不同,将流体乜裹体分为纯液体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含液体C02包裹体、含冇机质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等8类。1.2流体毡裹体的区分在流体乜裹体的诸多分类中,按捕获时间与主品矿物形成时间的关系可分为原生和次生流体包裏体。原生包裹体是矿物形成吋包裹周围的流体而形成的,而次牛.包裹体的形成晚于主晶矿物,一般与后期主晶矿物的改造事件有关。二者山于形成时间和方忒不同而携带了不同的信息。原生包裹体指示丫主晶矿物形成时的流体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次生包裹体则指示了主晶矿物后期被改造事件中的流体环境、构造特征以及物化条件。一

4、般,原生和次牛.乜裹体区分可应用以K两条准则:一是根据乜裹体的形状和分布特征判别,即原生包裹体的形状往往是规则的,常呈孤立状或沿主晶矿物某一结晶方位或生长环带分布,次生包裹体的外形一般是不规则的,多沿愈合裂隙分布;二是同一成因的包裹体密度、均一温度、盐度和成分足近似的,可与己知包衷体类比归类。2.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技术方法2.1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以显微热台、冷热台以及爆裂以为代表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现己达到成熟,实际应川屮多采用均一法和爆裂法相结合的方法。(1)均一法足将流体包袈体放在冷热台上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髙,气液W相逐步复原为一个均一相,此时的温度为包裹体均一温度。这是包裹体测

5、温的蕋本方法,其特点是可直接观察到包裹体相态随温度的变化,也能测捋各相的体积,所测数裾直观nH言。具冇针对性.R.便于区分原卞和次生包裹体,因此在流体包裹体研究屮得到广泛应川。似这种方法测温速度慢,且只适用于透明和半透明矿物。(2)爆裂法是将流体包裹体加热,使得包裹体内压升高,当内压大于主矿物强度及外压时,流体包裹体就会爆破而发出响声,用仪器收集、放人、记录爆裂声响,从而来测定爆裂温度。这种方法适川性广,适用于透明和不透明矿物,且测温速度快。缺点是肉眼无法观察到所研究对象的特征,测定结果受主矿物的物理性质与位置、流体成分、流体包裹体形态影响等因素的影响。2.2流体毡裹体的成分分析技术流体包

6、裹体的成分分析是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木任务之一,也是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木方法和手段。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按其取样方式以及分析的数据代表性可分为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和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的对象足通过压碎或热爆裂萃取法获得成群包裹体爆裂后释放出来的混合流体。优点是获取样品的景较人,可以达到大多数仪器的检出限。缺点是数据代表性差,无法区分不同世代的流体仅裹体,工序繁杂,对多数乜裹体而言,凼相很难从主矿物屮萃取出來,而气相很难收集。单个流体包裹体分析相对于群体分析的优势在于其分析数椐所代表的信息是确定意义的,并.FL能够冇选择性的对多个世代的包裹体分别分析以获得不同时期流体变化活

7、动的信息吗,从而通过控制分析样品对岩石内的流体毡裹体进行十分精细的研究。缺点是由干单个毡裹体体积很小,因而每次能够检测的元素有限,且对仪器的要求较商,要求同时具备高的空间分辨率,高的灵敏度以及较低的检ili限。按照实验方法可分为非破坏性和破坏性分析两种类型。2.2.1单个包褒体非破坏性分析单个也裹体非破坏性分析常用的方法也括紫外荧光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法。(1)紫外荧光法川紫外可见光对奋机包裹体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