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

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

ID:5409626

大小:4.20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7-11-11

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_第1页
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_第2页
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_第3页
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_第4页
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包裹体测试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 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FLUIDINCLUSIONS)参考书目何知礼,1982,包体矿物学,地质出版社Roedder,1984,FluidInclusions,MineralogySociety(有中译本)Shepherd,Rankin,&Alderton,etal.,1985,APraticalGuidetoFluidInclusionStudies,ChapmanandHall(有中译本)刘斌,朱思林,沈崑,2000,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参数计算软件及算例卢焕章,范宏瑞,倪培,张文淮,等,2004,流体包裹体,科学

2、出版社流体包裹体FLUIDINCLUSIONSA、流体包裹体显微镜岩相学研究流体包裹体的镜下识别流体包裹体的镜下特征的认识认识流体包裹体的不同物理相态掌握流体包裹体的物相分类和成因分类二、基本原理1.均匀体系。包裹体形成时,被捕获的流体是均匀体系,即主矿物是在均匀体系中生长的。2.封闭体系。充填(滞留)在晶体缺陷中的流体为主矿物封闭,形成独立的封闭体系,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和内部物质的逸出。3.等容体系。包裹体形成后,体积基本恒定不变,保持等容体系的特点,因而可以利用各种与之有关的物理化学相图。三、流体包裹体分类(1)根据

3、矿物捕获流体的种类分为从均匀流体中捕获的包裹体和从非均匀流体中捕获的包裹体两类;(2)根据成因分为原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以及变质作用形成的变生包裹体四类;(3)根据包裹体的物理相态可以分为固体包裹体、热水溶液包裹体和熔融包裹体三类。热水溶液包裹体可以进一步分为纯液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含液体CO2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7大类,而熔融包裹体还可以分为非晶质熔融包裹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熔融-溶液包裹体3类。流体包裹体分类—根据相态四、仪器、试剂和实验材料Leica

4、或Olympus偏光显微镜数台,配备有10倍双目目镜和4倍、10倍、20倍、50倍和63倍物镜。需要配备10套用于进行包裹体测试的流体包裹体样品,包括各类矿床的石英、方解石、萤石、石榴子石等矿物以及磨制好的薄片。准备统一规范的实验报告用纸。五、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研究1、将双面抛光薄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先将镜头提到较高高度,然后徐徐降低直至眼睛所见的薄片中物体景象清晰为止。选择洁净透明度好且结晶程度好的晶粒观察,最好选择无色或浅色晶粒。如果在一个视域中找不到理想的,可以换个视域再找。2、遵循从低倍到高倍镜下观察的顺序,

5、先用低-中倍(×10)物镜扫描,多发现主矿物颗粒中具有有一定方向,有规律排列或呈条带状的小黑点,小于10μm的包裹体通常呈小的暗色斑点成群或枝蔓状出现,然后转换成较高倍数的物镜进行详细观察。3、将流体包裹体与矿物包体、以及与粘片树脂中的空气泡相区别。4、对于要作进一步研究的包裹体一定要定位、编号。要记录其周围引人注目的标志(如解理、裂隙、杂质等的特征)与该包裹体的相对位置,以便用时易于找到。5、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的观察。主要内容有:包裹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数量、产状及分布特征;相态、成分、充填度;各类包裹体的识别等。6

6、、绘制镜下流体包裹体的素描图,测量和估算流体包裹体的体积,描述和记录流体包裹体的镜下特征,估算流体包裹体的充填度。7、对于热水溶液两相包裹体,要根据包裹体中液相所占体积与包裹体总体积的百分比来确定包裹体的充填度。8、对于含CO2包裹体,CO2常与气体水溶液形成三相包裹体,这要根据润湿特征进行判断。水溶液润湿性最大,所以常与包裹体壁直接接触,并充填所有凹穴和不规则处。三相包裹体中液相CO2总是位于水溶液中,呈半环状或圆环状包围气泡。包裹体中物相的润湿先后顺序依次为:水溶液、液体CO2、气体。9、对于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要注

7、意区分捕虏矿物与子矿物,鉴定子矿物的种类。第一,检查某一世代的各种不同粒度包裹体中相的比例是否基本稳定,因为捕获的有稳定液/固比例的捕虏矿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捕虏矿物与它们的主包裹体相比,往往异常地大。一般来说,地质样品中单个的包裹体内只能有一种矿物发育成一个晶体,出现最普遍的是强碱性卤化物,特别是NaCl和KCl。从光学性质来看,二者都是均质体,并具有典型的立方体晶形,而其它盐类矿物都是非均质体,呈板状、板条状、针状或纤维状。六、注意事项1、先升高镜头,将薄片放在载物台后,然后徐徐下降镜头,注意不要速度太快,以免损坏薄

8、片。2、先装上低倍物镜,如(×4或×10),在视域中找到目标后,浏览流体包裹体的分布及数量,然后再换更大倍数的镜头。在换装镜头时,要小心翼翼,避免镜头磕碰。3、如果目镜或物镜镜头不清晰,不要用手或其它工具搽拭,应用专用的镜头纸或专用麂皮搽拭。由于包裹体很小,在显微镜视域中不仅应水平移动薄片,以看清片子中的包裹体,而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