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

ID:21385880

大小:4.65 MB

页数:141页

时间:2018-10-18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_第1页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_第2页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_第3页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_第4页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小麦的一生二、小麦的阶段发育——感温和感光特性三、小麦种子及其萌发出苗四、根系的生长五、小麦茎的分化与生长六、叶的生长和功能七、分蘖规律与成穗八、麦穗的发育和形成九、籽粒形成和灌浆十、小麦的品质形成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7/18/20211(一)小麦的生育期(二)小麦的生育时期和物候期一、小麦的一生7/18/20212(一)小麦的生育期春小麦为100天左右。冬小麦平均为230天,其中北方冬麦区230~280天,长江流域190~220天,西藏的冬小麦则在300天以上。Sunday,July18,2021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二)小麦的生育时期和物候期*1播种期*2

2、出苗期3分蘖期:有时此期前有三叶期。4越冬期*:保定附近11月底。5返青期*:保定附近2月下旬到3月上旬。6起身期*:保定附近3月下旬到4月上旬。7拔节期:保定附近4月中下旬。8挑旗期:稍晚为孕穗期。9抽穗期:保定附近5月上旬。10开花期:保定附近5月中旬。[11籽粒建成期(乳熟期):约开花后10天。]12成熟期:分蜡熟期、完熟期。(收获期*)7/18/20214营养生长交替过渡(并进)生殖生长(二)小麦的生育时期和物候期图2-2小麦各生育时期示意图7/18/20215(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三)我国小麦品种温光特性的区域分布

3、(四)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实践意义二、小麦的阶段发育——感温和感光特性7/18/20216(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典型冬小麦秋播,翌年可以正常开花结实。但如不经任何处理在春季播种,会延迟或不能抽穗开花。这表明,在小麦一生要经过一些以某种外界或内部因素起作用的质变过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这种分为不同阶段的质变过程称为阶段发育,其中每一个具体的质变阶段叫一个发育阶段。已知小麦有两个发育阶段:7/18/202171感温阶段种子萌发后需一定时间低温,以后才能正常发育。由于温度(低温)是本阶段的主导因素,故称为感温阶段(又称春化阶段,vernalization)。195

4、0’s中期,将我国小麦的春化特性分为3种类型:(1)冬性:通过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3℃,35天以上;(2)半冬性: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7℃,15~35天;(3)春性:春化的适宜温度是0~12℃,5~15天。7/18/202182感光阶段(光照阶段)光照阶段是在春化阶段完成后的一个以一定时间的长日照为主导因素的发育阶段。也分为3种类型:(1)反应迟钝型:每天8~12小时日照,经16天以上,均能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南方春性品种属之。(2)反应中等型:每天8小时日照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但在12小时日照下经24天可以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弱冬性品种属之。(3)反应敏感型:每天12小时日照下

5、,经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一般冬性品种属之。7/18/202192感光阶段(光照阶段)温度在20℃左右时通过光照阶段最快,<10℃或>25℃时通过缓慢,4℃时基本停止。在光照阶段,冬性品种对低温的反应比春性品种敏感,所以尽管在越冬期间通过了春化阶段,但由于气温低,不能转入光照阶段,以保证一定的抗寒性。7/18/202110(一)感温性和感光性——两个发育阶段在上述研究后的40多年中,小麦品种类型有了很大发展,上述几种类型的划分已不能概括全部品种类型。因此从1980‘s开始,又继续对小麦的温光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详见:郑丕尧主编:作物生理学导论。北

6、京农大出版社,1992李雁鸣:作物生态生理。本校教材,1994作物栽培学各论,19957/18/202111(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小麦温光反应是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因此品种温光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生育进程有密切关系。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生育前中期,约占总生育期的50%~70%,且越是冬性强的品种,前期经历日数的比重越大。这说明,小麦生育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温光反应的差异,特别是春化阶段长短决定的。7/18/202112(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小麦春化阶段的通过,既可以在处于萌发状态的种子时期,也可以在幼苗期进行,但在大田生产条件下

7、,是在生长锥伸长时结束。光照阶段则到雌雄蕊分化期或药隔分化期时结束。此后,不同类型品种间生育进程的差异就越来越小了。7/18/202113(三)我国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区域分布我国小麦温光反应特性的分布呈“冬性中心式”向春性扩散过渡的现象,即以秋播冬麦区中的黄淮冬麦区为中心,向南冬性逐渐减弱,由冬性→弱冬性→春性→强春性;向北由冬性→强冬性→春性→强春性;形成越向南北两端,品种春性越强的特点。7/18/202114(三)我国小麦品种温光反应特性的区域分布当然,由于自然温光受纬度、海拔、地形变化的影响,品种温光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