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

ID:21391875

大小:7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_第1页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_第2页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_第3页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_第4页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2014年12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三亚市科技工业委员会、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产业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专家,深圳能源集团、阿里巴巴集

2、团、壳牌中国等知名企业的领导,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研究员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高级统计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论坛开幕式和嘉宾演讲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史丹研究员主持,论坛的四个主题发言环节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科研处处长张其仔研究员主持。与会领导和专家深人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

3、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中国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重要议题,高度评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K2014)在理论探索和决策参考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一致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9年来坚持推进《中国工业发展报告》这一重大连续性研究项目极其难得,精神尤为宝贵。一、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及宏观调控政策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在消费需求、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的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趋势性变化。在这些趋势性变化的影响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一些新

4、问题,要坚持底线思维,采取区间调控手段,适当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研究员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发展是一个理论性和现实性很强的问题。2014年12月13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系统阐释。所谓的“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

5、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次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无疑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主题,要认真研究新常态下的阶段变化特征。现在很多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阶段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与经济转型相关的领域,也发生在与社会转型相关的领域,如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李培林研究员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少出现当前这种经济增长下行但就业仍然保持良好状态的局面,一方面说明中国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说明供求关系及劳动力结构确实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另外,收人分配和消费方面也在发

6、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收人差距一直在扩大,但现在中国处在转折期,2008年基尼系数达到了最高点,最近5年在缓慢下行。这种状态是否能够保持下去,或者出现所谓的“倒U型”曲线,还值得继续观察。同时,职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白领劳动者超过了蓝领劳动者,一个新的白领时代正在到来,这会对消费和整个职业结构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也是值得观察的。此外,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即社会负担率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当前已开始转向增长。这些与社会和经济转型相关的趋势,对中国的未来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要认真研究这些变

7、化所意味着的新的发展趋势,对这些趋势的判断会影响我们对未来工业转型的预测和对工业转型挑战的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指出,从工业增长速度变化、工业需求侧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工业企业微观主体表现的分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在工业增速明显下滑的大环境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体保持稳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些重点领域的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