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24780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浅谈激趣促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激趣促学黄柱球(贵港市港北区丙江中心小学广丙贵港537100)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重担”。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下谈谈我的尝试。1.游戏激趣,让学生乐于“做数学”一堂课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游戏激趣,正能达到这一目的。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这样一个开头:“谁愿意和老师做一个用掌声表示得数的游戏呢?”学生一听说要做游戏,立刻兴奋起来,一个个都特
2、别来劲。“把8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啪!啪!啪!啪!”教室里响起了四声清脆整齐的掌声。“把4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又是两下掌声。“把2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啪!”学生十分得意地拍了一下。此时,教师看着学生神秘地说:“把一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同学们正准备拍手,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给懵住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学生用手指尖在另一个手掌上轻轻拍了一下,教师笑着问:“拍了一下,表示一个呵?”学生纷纷摇头大喊:“不是!我们拍的是半下,半下,表示半个!”“喔!既然不能用掌声
3、来表示,那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半个呢?”学生这一下子可真被难住了,“心求通而末得,U欲言而不能”,由好奇而引发求知欲。这时的学习则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获取的知识往往根深蒂固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2.自主探索,让学生勇于“做数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如教学“11一5=?”的一个教学片段:师:你是怎样计算出11-5=?你能给猫弟弟讲一讲吗?(木课是从“小猫钓鱼”引出的)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先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我们来比一比,谁帮猫弟弟想的办法多,谁想
4、的办法猫弟弟学得快?(有的学生在思考,有的学生在摆小棒,冇的学生在数手指,两分钟后,学生小声讨论算法,然后全班交流算法)生1:我想,以前我们学过5+6=11,那么11一5=6。生2:我想用摆小棒的方法,从11根里先拿走1根,剩10根再拿走4根,最后剩下6根,所以11一5=6。生3:我也用摆小棒的方法,我先摆1捆(即10根)和1根棒,先拿走1捆,只要拿5根的,多拿了5根,再放冋5根加原来的1根就是6根。生4: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数出来的,11一5=6。生5:我不摆小棒,用11根里面的10减5得5。再用1加5得6。这一片段将知识与情景融为一
5、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学生思维活跃、情感积极、交流热烈、合作愉快。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退位减的算法,而且能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能体现“算法多样化”,“不冋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冋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吋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只有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得当的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做数
6、学”。1.操作实践,让学生善于“做数学”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并用”,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我在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出示了红领巾、三角板、吋钟、折扇等,让学生看角、指角;再拿出圆形纸片,让学生折角、摸角;然后让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又通过图钉转换成“点”,两个硬纸条转换成用直尺画成的连接点的两条线,角的要素跃然纸上;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编成歌谣,“一个角有个尖,一个顶点两条边,认
7、真想仔细看,角的特征记心间”,学生边舞边唱,主动投入,兴趣盎然。还有,在教学“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吋,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①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②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③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的大小变了吗?学生在摆弄和剪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中,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
8、记住。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新教材增加了联系生活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一年级教材的实践活动“我们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