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

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

ID:2163970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_第1页
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_第2页
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_第3页
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_第4页
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英汉对比角度看《威尼斯之旅》之翻译观摘要: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看翻译的话,首先重中之重理应从英汉的思维差异谈起。思维对人类的语言形式和修辞具有重要的影响。思维是语言的脊梁和灵魂,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思想载体。思维方面的差异是导致语言文化差异的根源。本文从英汉两种思维、语言、文化、遣词造句的角度阐明翻译技巧。其中包括自己对翻译的认识,即自己的翻译观,翻译的策略及翻译的具体方法等等。  关键词:英汉对比思维差异翻译  :I046:A:1672-3791(2011)01(c)-0175-01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看翻译的话,首先重中之重理应从英汉的思维差异谈起。思维对人类的

2、语言形式和修辞具有重要的影响。思维是语言的脊梁和灵魂,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思想载体。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受到思维的支配,如果没有思维,语言就不会具备功能性和丰富性。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它们各自反映出本民族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充分体现本民族社会、文化和心理倾向。  思维方面的差异是导致语言文化差异的根源。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以直觉、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其结果是强调整体,忽视个体。相反,英民族以分析、逻辑性为主的思维模式,其对外部事物的反映不是靠直觉、感性认识,而是依赖抽象理性的表达,其特点是把事物分解为个体与部

3、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其结果是将个体置于首位。从而可以看出,汉语言注重的是意的完善。庄子有云:“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孔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些观点都可以看出,“Languageisthepictureofobject.”西方语言发展的轨迹注重形式的完善。从一开始“Languageisthepictureofpeople’sthought.”到Aristotel’sidea,languageadeupofsignsandobjects.再到SophisticSchool’sidea,Languagedoesnot

4、reflectfactortruth.Languageisusedtoconvinceothers.都体现这一语言的发展轨迹。  英汉思维差异的语言实践表现如下。    1英汉用词对比  动词、名词和介词使用频率的差别。汉语的具体思维和英语的抽象思维导致其语言中动词、名词和介词使用频率不同。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中多用动词;英语是静态的,与汉语相比呈现出较少使用动词的倾向。英语的词尽管与汉语的词在分类上有相同之处,但从词的功能角度分析英语与汉语存在有多种不同,比如汉语中很多动词在英语中可以用名词来表示,而英语中的介词可能会转换成动词。中国人的思维偏向静态,但中文用词偏向动态。在做此篇文章翻译时也

5、应注意此类转换。  如:…straightontothelandingstageagainst-lit,ghostlypalacesoneitherhand.  译文:直接对着的是在运河水面上重叠的着陆的台阶,登上威尼斯的小船,缓缓滑入威尼斯的夜,两旁闪过的除了船只,只剩寂静的水路,暗淡诡秘的宫殿似的建筑。    2英汉具体喻抽象、抽象表具体的差异  汉民族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体现在语言上“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而西方思维模式则是概括的、抽象的,体现在语言上,英式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词语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或现象,用词倾向于

6、虚;汉民族喜欢以具体比喻抽象,以物表感,状物言志。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英语则说“Asyousoething,youshouldthinkaboutitthreetimesbeforeyoutakeanaction.这很直观,但忽略了语体色彩和文化意义。但是英美人对此迷惑不解,汉语成语“三思而后行”比喻做事要谨慎,英美人很纳闷为什么要想三次再行动,难道少想一次或多想几次不行吗?根据英语习惯应改为Wheneveryouething,youshouldlookbeforeyouleap.正如伟大学者奈达所言,英汉在语言学上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形式,常常

7、借助各种连接手段;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因而比较简洁。西方推崇伦理,他们注重分析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写作上就是英文段落的逻辑性很强,具有由表及里、由果及因的认识特征。英语重形合,其特点除了表现“主题句——发展句——结尾句”的语段结构模式上外,英语语言本身起连接过渡作用的词特别多,而且这些词在语段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高。英语的关系词也很丰富,善于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