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

ID:21649287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_第1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_第2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_第3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_第4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酝酿中的变革》教学案课程标准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与能力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过程与方法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情境创设:“公车上书”“顽固派和维新派的论战”【讲授新课】一、历史背景;(大势所趋)(一)国际局势:表明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

2、所趋。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1)经济上:欧美列强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2)政治上:英国议会改革民众获得选举权和参政权;英美建立文官制度,完善资本主义运行机制。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说明问题: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也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示范。(二)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成为继《南京条约》后最严苛条约,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三)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后。2、

3、原因:⑴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为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实业救国”高潮。⑵甲午战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某些客观条件。⑶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谕令各省办厂。3、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政治基础。(四)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五)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二、维新思想的演进(一)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1、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2、主张:(1)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

4、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2)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3)加强国防,抵抗列强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4)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3、局限性:没有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4、影响:为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二)维新变法的经过;一)宣传维新思想: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思想借孔子宣传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宣扬“民权论”用进化论阐

5、述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借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思想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未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维新思想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2、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1)原因:维新思想的发展引起顽固势力的恐慌和仇恨。双方开展一场激烈的论战。⑵内容: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②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

6、度。(3)性质:是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4)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课堂演练】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请回答:(1)图一图二分别都是谁?(2)说说二人为了变法维新都做了哪些活动?三、士人干政3、上书皇帝:公车上书。(第三框题)(1)背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2)时间、人物: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3)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4)影响: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

7、幕。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1)报纸:康梁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梁启超曾任在上海《时务报》主笔,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2)学会:1895年北京成立强学会。(康梁)后南学会成立。1898年康有为成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预示着维新运动高潮即将来临。(3)学堂:广州的万木草堂(康有为),后长沙时务学堂。(4)作用:起到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的作用,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探究: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原因:⑴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⑵根据国情采取的一种策略,减少变革阻力。⑶维新派保守、软弱、没有打出自己鲜明旗帜【课堂作

8、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