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家评克隆猴

媒体专家评克隆猴

ID:2165873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媒体专家评克隆猴_第1页
媒体专家评克隆猴_第2页
媒体专家评克隆猴_第3页
媒体专家评克隆猴_第4页
媒体专家评克隆猴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体专家评克隆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媒体专家评克隆猴    《光明日报》:研究伦理规范不可或缺下载论文网  日前,中国科学院发布消息: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人们在兴奋的同时,也隐隐觉得恐惧:会不会有一天,人也能被克隆?灵长类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会不会给人类带来更多伦理困境?好莱坞2005年的科幻大片《逃出克隆岛》中的情景,似乎已不再是科幻。  其实,从“多莉”羊诞生的那天起甚或更早,人们就已经明白:克隆人不再是个理论难题,技术层面的成功是早晚的事。因此,对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讨论从未停歇―2000年,首个胚胎细胞克隆猕猴在美国诞

2、生,世界范围内就掀起了广泛的讨论。  不过,在大多数科学家看来,不能克隆人,不光是一个伦理问题,更是不可触犯的法律。不只是克隆技术,二十几年来,生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出现之后,科学家、宗教界、公众就一直在讨论其中可能涉及和引发的伦理问题,并逐渐在更大范围和趋势上达成一致。此后,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克隆技术在内的诸多技术的使用和研究进行伦理规范。比如,我国2003年发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规定: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  说回体细胞克隆猴这

3、一成果。据介绍,这项实验是在严格的伦理规范下进行的。早在2005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就成立了由伦理学专家、生物学专家、医学专家和社会人士组成的生命科学伦理委员会,“对上海生科院及其有关项目的研究人员在涉及人体和动物的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和程序性问题上进行指导并给予帮助”,“开展伦理审查管理工作,制定生命科学研究项目伦理审查的基本标准,对计划开展的涉及人体和动物的生命科学研究事先进行审查,批准符合伦理标准的研究项目,并对获批的研究进行监控,以确保研究涉及的对

4、象确实受到了保护,对所有有违伦理规范的研究项目予以否决或要求对不当之处进行修正”。体细胞克隆猴这项实验也是在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监督下开展的。  那么,用灵长类动物做实验是否违背了科研伦理,尤其是尽量保护实验动物生命的原则?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答案。不过,就如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介绍的,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每年都要用大量猕猴进行药物筛选等科学研究,但因为猕猴的遗传背景不同,需要大量动物实验才能进行有效筛选。有了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就能培育出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模式动物,这将减少实验

5、用猕猴的数量。  当然,涉及人类存续和发展的伦理问题,再怎样谨慎也不为过,这需要包括科技界在内的各方参与和充分讨论。不过,技术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使用它们的人―能够威胁人类生存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类本身。  外国专家看中国克隆猴:伦理“谨慎乐观”  技术“有所更新”  这项研究使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即先从一只猴子身上提取体细胞,取出细胞核,然后植入另一只猴子“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这样合成的卵细胞放入第三只猴子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克隆猴。  曾参与克隆全球首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羊

6、、现已退休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威廉?里奇在一份声明中说,克隆“中中”和“华华”的方法与他们克隆“多利”的方法“相似”,但有了一些技术细节的“更新”,比如在移除细胞核时借助设备进行定位等,其结果代表着“又一物种被成功克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助理教授吴军告诉记者,这是一项“里程碑工作”。吴军曾参与培育人猪嵌合体胚胎以及美国首次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等工作。他说,猴子是最接近人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做人类疾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  效率“有待提高”  论文显示,中国科学家在这一研究中设计了两

7、组实验:一组利用猕猴胎儿的体细胞作为细胞核的来源,共向21只代孕母猴移植79个克隆胚胎,其中6只成功怀孕,最终生下“中中”和“华华”,它们已存活约1年;另一组利用成年猴子的卵丘细胞作为细胞核来源,共向42只代孕母猴移植181个克隆胚胎,其中22只成功怀孕,最后也有两只猴子出生,但短暂存活后均告死亡。  据介绍,克隆猴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帮助建立可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未来其需求量会很大。考虑到这一点,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教授巴奇说,这项研究中获得克隆猴的效率还有待提高,相比之下,“利用正

8、常的早期胚胎分裂成两个的方法来获取同卵双胞胎,要简单得多”。  伦理“谨慎乐观”  “?@是一个可喜的进步。理论上说,我们完全可以用这种技术来克隆人。”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的张进告诉记者。2016年,张进团队利用类似技术,培育出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引起世界关注。  坚决反对克隆人的洛弗尔-巴奇认为,克隆猴并不是克隆人的“垫脚石”,克隆人依然将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尝试”,“效率太低、太不安全且毫无意义”。他说:“克隆出的个体也许在基因方面是相同的,但我们远不只是基因的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