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ID:21690310

大小:15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23

上传者:U-3057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_第1页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_第2页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_第3页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_第4页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gxzf.gov.cn 2006-07-17 来源:【字体:大中小】   土壤是指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面,是土地资源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由于气候、地形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广西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及相应的分布规律。根据对1615.19万公顷土壤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按在同一生物条件下,具有独自的成土过程和共同特征及属性的一类土壤归做一个土类,广西土壤分14个土类,25个亚类。其中8个主要土类分述如下:水稻土:是广西最大的一类耕作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共有164.8O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10.2%。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谷地、盆地,溶蚀平原及坡、台阶地,南宁、贵港、玉林等地面积较大。  砖红壤:面积24.99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l.6%。分布于北海和钦州、防城港市南部地区。适宜发展热带作物,是广西最宝贵的土地资源。  赤红壤:面积485.3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0.1%。是广西主要土地资源,适宜于南亚热带作物以及部分热带作物生长。大致分布于北纬22°00´—24°30´之间,海拔35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台地。   红壤:面积564.52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5.0%,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中亚热带丘陵、谷地,桂林、柳州、河池三市及梧州、百色二市北部,适于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发展。  黄壤:面积127.4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7.9%,分布在海拔800米—1000米以上的山地,以桂林、百色二市面积较多,是广西最重要的林业土地资源。  石灰岩土:面积81.90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1%,分布于桂北、桂西、桂西南、桂中的喀斯特地区,以河池、百色、南宁三市面积较大。这类土壤土层薄,保水能力差,宜封山育林,合理耕作放牧,恢复植被。  紫色土:面积88.54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5%,主要分布于梧州、南宁、桂林、玉林的低丘缓坡紫色岩区。宜于发展果、茶、桑、蔗。  潮土:面积7.14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0.4%,分布于河流阶地和河谷地带,以贵港、玉林、北海等地较多,适种性广,宜于耕作,但要注意防洪排涝。  广西土地面积共2367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3.47%。2001年底广西人口为4788万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50公顷,低于全国人均占有土地0.74公顷的水平。人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显著特点。   广西土地类型齐全。广西地貌周高中低,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南部临海。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域等土地类型俱全。其中山地(海拔400米以上)面积约9.43万平万公里,占全区面积39.7%;丘陵(海拔200—400米)约2.4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10.3%;台地(海拔200米以下)约1.50万平万公里,占全区面积6.3%;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约4.89万平万公里,占全区面积20.6%;石山约4.6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19.7%;水域面积约0.80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4%;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共占69.7%。岩溶石山面积之大,全国少见。广西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桂东南与桂西北区域差异大。桂西北山地多,山体高大,坡陡土薄,其间又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土少石多,易旱易涝,土地适宜性差,土地生产率低,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到70%。桂东南多为低山丘陵和盆地、平原,水利条件好,土地肥沃,交通方便,耕作精细,土地生产率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广西土地资源有明显的优势。广西地域位于祖国南部,南邻越南和北部湾,直接面对东南亚;东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祖国西部与东部、中部经济的结合带,又是西南的出海通道,具有沿边、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生物物质循环活跃,气候生产潜力高。广西复杂的地形地貌造成土地类型多样性,加上光、热、水分配的差异决定了广西农业生态的多样性,利于大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做到地尽其利,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广西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也有制约因素,主要是岩溶石山面积大,石山地区石多土少,土壤资源少,蓄水能力低,土壤及植被难于恢复,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   广西土地利用的现状是林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少。2001年全区宜林地面积1645.4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9.3%;全区耕地面积264.85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11.15%,人均耕地面积0.055公顷,低于全国人均0.103公顷的水平,而且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全区2001年土地利用八大地类的变化情况,林地、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的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而牧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广西土地开发历史悠久,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了农耕。先秦时期,广西大地还是森林莽莽,森林覆盖率达91%;到汉代,果园开发已相当兴盛;以后人口逐年增加,大片森林被垦为耕地。到20世纪30年代,耕地面积已占到土地总面积的8.64%,森林覆盖率则降到了23.3%。新中国成立以后,广西的耕地经历了扩大、缩减、恢复,再缩减的过程,1985年以后,强化了耕地管理,制订了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城镇扩大,工业、交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占用了大量耕地,仍然保持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广西林地则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持续增加,到2001年达98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1.3%。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西部大开发对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广西各类用地面积在不断调整和优化配置,土地利用正在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  据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区土地总面积2375.58万公顷,其中农用地总面积为1789.14万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0.97万公顷,未利用地为495.47万公顷。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424.71万公顷,园地面积为50.88万公顷,林地面积为1161.47万公顷,牧草地面积为72.76万公顷,其它农用地面积为79.32万公顷,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67.87万公顷,交通用地面积为8.2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4.88万公顷,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面积451.84万公顷,其它土地43.63万公顷。  全区土地分类构成比例如图1所示:                   一、农用地  广西农用地总面积1789.1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31%。   1、耕地构成及分布    2005年广西耕地面积为424.71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3.74%,其中灌溉水田面积204.75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8.21%;旱地204.4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8.15%;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共15.4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64%。    全区耕地面积较多的依次为南宁、百色、崇左、桂林、贵港、河池等市,耕地较少的为防城港、北海、贺州、梧州等市。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贺州、玉林等8个市灌溉水田比重大于旱地比重。广西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地区的百色、河池、来宾、柳州、崇左、南宁等6个市则为旱地多于灌溉水田。我区耕地从2002年至今逐年减少,至2005年全区人均耕地0.086公顷,低于全国人均耕地0.093公顷的水平。我区的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我区耕地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减少走势见图2。   2、园地构成及分布   全区园地面积为50.88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4%,其中果园面积43.16万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84.84%,桑园、茶园、橡胶园和其它园地面积为7.71万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15.16%。园地在广西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园地面积较多的为桂林、南宁、玉林、钦州等市,4个市的园地面积约占全区园地总面积的60%;面积较少的是来宾、北海、贺州、防城港等市,占广西园地总面积的比重均在3%以下。1996年至2005年广西园地逐年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农用地结构调整。广西在积极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农业,其它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由群众自发调整为收益较高的园地的情况较多。   3、林地构成及分布    全区林地面积为1161.47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4.92%,其中有林地772.18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6.48%,其它林地389.29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3.52%。林地面积较多的有百色、桂林、河池、柳州等市,面积较少的为北海、防城港、贵港、来宾等市。1996年至2005年广西林地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   4、牧草地构成及分布  广西牧草地面积为72.77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07%,其中天然草地72.49万公顷,占牧草地面积的99.62%。牧草地面积较多的有河池、百色、来宾等市,3市牧草地面积约占广西牧草地总面积的70%,面积较少的为北海、梧州、钦州、防城港等市,各市牧草地面积均占广西牧草地总面积的1%以下。1996年至2005年广西牧草地缓慢减少,牧草地持续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农用地结构调整以及草场重牧轻养、草地退化严重。   5、其它农用地构成及分布   其它农用地包括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及晒谷场等用地。全区其它农用地面积为79.32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4.43%,其中田坎46.93万公顷,农田水利用地9.01万公顷,农村道路8.49万公顷,养殖水面8.18万公顷。其它农用地面积较大的有河池、南宁、百色等市,面积较少的为梧州、防城港、北海等市。   二、建设用地  广西建设用地面积90.9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3%。   1、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构成及分布   全区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67.87万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4.61%。其中:城镇用地4.73万公顷,占6.97%;城市建成区为4.60万公顷,占6.78%;农村居民点用地46.47万公顷,占68.48%;独立工矿用地8.91万公顷,占13.13%;特殊用地2.65万公顷,占3.91%;盐田0.50万公顷,占0.73%。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较多的有南宁、玉林、桂林、贵港、柳州等市,面积较少的为防城港、贺州、梧州等市。由于广西经济的发展,全区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996年至2005年迅猛增加,如下图所示。     2、交通用地   全区交通用地面积为8.22万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04%,其中铁路用地0.99万公顷;公路用地7.01万公顷,民用机场用地0.12万公顷,港口码头用地0.09万公顷。交通用地面积较多的有南宁、百色、来宾、河池、柳州等市,面积较少的为防城港、梧州、北海、贺州等市。   3、水利设施用地  广西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4.88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16.36%,其中水库水面14.07万公顷,水工建筑物0.81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多的有百色、南宁、来宾、玉林等市,面积较少的为防城港、钦州、北海、河池等市。   (三)未利用地  广西未利用地面积为495.4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86%。   1、未利用土地  广西未利用土地面积为451.84万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1.20%。其中荒草地面积216.67万公顷,占43.73%;盐碱地0.19万公顷,占0.04%;沼泽地0.14万公顷,占0.03%;沙地0.29万公顷,占0.06%;裸土地1.30万公顷,占0.26%;裸岩及石砾地229.82万公顷,占46.38%;其它未利用地3.45万公顷,占0.70%。   2、其他土地  广西其他土地面积为43.63万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8.80%。其中河流水面28.85万公顷,占66.14%;湖泊水面0.01万公顷,占0.03%;苇地0.13万公顷,占0.30%;滩涂14.63万公顷,占33.52%。全区未利用地面积最多的是河池、百色市,面积较少的为梧州、玉林、贵港等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陆地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全长1500多公里,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2001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自治区土地利用分类结构和利用状况为:耕地4394328.14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8.50%,比2000年净增加9558.9公顷,增幅0.22%;园地449919.87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89%,比2000年净增加21738.33公顷,增幅5.08%;林地11504482.56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8.43%,比2000年净增加38984.47公顷,增幅0.34%;牧草地755931.81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18%,比2000年净减少25935.76公顷,减幅3.3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48714.9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73%,比2000年净增加4621.7公顷,增幅0.72%;交通用地151612.78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0.64%,比2000年净增加3896.35公顷,增幅2.64%;水域811145.34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41%,比2000年净增加8548.14公顷,增幅1.07%;未利用地5039674.3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1.21%,比2000年净减少61412.16公顷,减幅1.20%。2001年全自治区八大地类中,除牧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外,其余均呈增加趋势。广西土地资源概况(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1.山地  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2.丘陵地  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3.石山  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4.台地   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5.平原  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的溶蚀平原、中低山区的山前冲积平原等。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的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是目前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工矿居民、城镇聚集区。土地利用相对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开垦成水田或旱地,如郁江一浔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是广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的主要生产区域。6.水域  广西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以河流、水库、湖泊、塘、泉为主。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有大中小水库4,439座,塘坝7.4万座,是广西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上交通的主要区域,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另外,广西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0米~5米水深面积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积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积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积2,685平方公里。目前仅滩涂及0米~5米浅海得到一定的开发,进一步开发潜力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   (1)耕地。据1995年统计,广西耕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现有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22位,属地少人多省区之一。广西耕地的地区性分布差异较大,70%耕地分布在桂东、桂东南的平原、台地及丘陵区中,并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75%以上;而桂西及桂西北山区,尤其是岩溶山区,耕地则零星分布于山间谷中,且多以旱地为主。大面积连片的耕地相对集中在浔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宾阳一武陵山前平原、玉林盆地、左江河谷、南宁盆地、湘桂走廊、贺江中下游平原、郁江横县平原、钦江三角洲、宁明盆地等。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除少数高寒山区外,基本实现双季稻生产;旱地则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等作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南低山、丘陵、台地区,近几年,随着糖业基地建设发展,甘蔗已逐渐成为旱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广西耕地以红壤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据1982年土壤普查,在耕地面积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   (2)园地。广西园地面积为68.15万公顷,主要包括果园、茶园、桑园等,其中以果园为主,1995年果园面积达63.7万公顷,是全国亚热带、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区域分布有桂中一桂东北的柑桔,右江河谷的芒果,桂南、桂东南的龙眼、荔枝、菠萝、香蕉,以及桂东北的柚子等。茶园面积为2.7万公顷,各地均有零星分布,以灵山、龙州、柳城、玉林、百色等地相对集中。桑园面积较小,约1.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浔江、钦江、蒙江、融江沿岸河滩及丘陵坡地。  (3)林地。广西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6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813万公顷,疏林地114万公顷,灌木林地157万公顷。1995年森林覆盖率为38.2%。森林分布桂北多于桂南,四周多于中部,已初步形成桂北、桂西和桂东三大林区,其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46.6%以上。林地构成种类较多,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林、竹林等,其中以用材林面积最大,占有林地面积的70%。各地林种、树种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体以北纬23°线为界,南部为具有北热带特点的季雨林、沟谷雨林;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地,水果、经济林分布广泛,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生产松杉、毛竹等。总体看,松木占优势,占各类树种的63%左右,而岩溶区则以灌木林为主,丘陵、台地多为人工林。  (4)草地。广西草山、草坡多,面积广,在南方各省区中排在四川、云南之后,列第3位。全区共有各类草地面积869.9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8%,其中可利用面积6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北、桂西南中低山地及丘陵区中,台地及平原相对较少。除桂西北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的山区仍保留有连片、大面积的草地外,多为零星分散,呈农地、林地和牧地交错分布状况。全区10公顷以上的连片草地有27,481处,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地仅897处,面积为191.8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22%。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各片几乎都是天然草地,草的质量较差,载畜量低。主要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环江、南丹、罗城、富川、钟山、龙胜等县,开发利用潜力大。(5)城市居民及工矿用地。1995年广西建设用地为388.7万公顷。其中,建成区面积4.76万公顷,工业用地1.02万公顷,居民用地1.25万公顷,公共设施用地5,300公顷。城市居民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平原、台地区,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为中心城市,辐射外围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零星分布;大部分工矿企业随城镇或沿交通要道建设,部分工矿企业建于资源丰富的中低山、丘陵区中。  (6)交通用地。交通用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港口等设施建设及附属占用的土地。该类用地面积为12.49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53%,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北、桂南的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区。桂西、桂西北及桂东诸地的山地中则以公路用地为主。  (7)水域。广西全区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16万公顷。目前淡水水域已养殖面积为12.7万公顷,主要以山塘水库为主,但单产较低,如淡水养鱼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50公斤~525公斤,水库养鱼每公顷不足112.5公斤,可见广西水面发展养殖潜力较大。  (8)未利用土地。包括宜农荒地及难利用土地。目前广西宜农荒地仅有21万多公顷,绝大部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主要分布于钦州、南宁、河池、百色、桂林等地区的台地、丘陵中。难利用土地面积有159.2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73%,以广大的岩溶山地为主,为裸岩石砾地,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及桂东北。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在已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低的问题。①耕地复种指数不高,从气候资源条件看,广西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但1995年复种指数为220%,低于气候相似的广东省利用水平;冬季农田撂荒现象十分普遍;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多数农作物亩产居全国中下水平,据广西土壤普查资料,有4/5耕地为中低产田。②林业用地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以马尾松为主,其他林种比重小;在有林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约占70%,成熟林比重小;林木每亩蓄积量低,1995年林业产值仅32.56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38%。③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差异大,边远山区草地利用畸轻,牧草自生自灭;而农区低丘和平原草地,尤其是居民点附近草地,利用畸重,严重过牧超载,牧草由高大禾草演变为低矮禾草;一些不合理的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调。④水面养殖粗放,产量低;海洋滩涂利用率仅为18%。  (2)土地利用不合理,对耕地重用轻养,地力日益衰退。由于广西的耕地多数为红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加上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和农家肥使用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城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热,大量占用良田,水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土地资源的开发前景  无论从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潜力看,广西土地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广西土地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利用粗放、开发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和效益差的问题。因此,今后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走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土地资源实行开发、保护、节约并重,综合开发,提高效益。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砌墙保土,修建梯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加速发展生态农业,指导农民科学耕作,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混种多层次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调整森林林种、树种结构,发展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草场,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提高草场载畜能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开发荒水、荒滩,建立商品鱼基地和名特优种苗基地,提高可养水面利用率及单位面积养殖产量。(2)开发利用宜农荒地。①缓坡丘陵红壤荒地。此类宜农荒地面积最大,各地均有分布,但在桂中、桂西南一带分布较多,荒地多连片集中,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00米以上),坡度为15°~20°,宜种木本粮油、果木林、经济林为主,缓坡段可种植农作物。②红土台地类荒地。其面积在广西宜农荒地中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中盆地一带。其特点是海拔高程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坡度较平缓(10°~15°),红土覆盖层较厚,但土壤透水性强,蓄水性差,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丘陵红壤土类基本相同,但要特别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③溶蚀平地型。此类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的溶蚀平地,以桂中、桂西北、桂西南一带较多。特点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3°~15°〉,但土质粘重,地面透水、易旱,土壤肥力低,而且局部地区石芽出露、犬牙交错,较难开发利用,适宜发展果林或作为牧地。.④滨海台地类型。主要分布于沿海诸县市。特征是地面起伏平缓,顶部较平,高程一般在50米以下,但地面缺水,地表冲刷严重,土壤贫瘠,目前水利难于解决,主要以种植旱作,发展牧业等为主。⑤海滩滩涂类。分布在北部湾沿岸,除南流江三角洲适合围垦外,余其滩涂主要用以发展海水养殖业。   (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宜林宜牧荒山。荒山是广西最主要的荒地资源,面积宽,是土地利用的潜力所在,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中低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四周的中低山区,此类荒山为历史上长期林木砍伐及毁林开荒所致,其特点是海拔高、坡度陡,且多处于河流源头或上游,因此,利用上主要适宜营造水源林或用材林,对一些坡度比较平缓的山地可以发展牧业。②丘暖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桂中、桂东南一带。一般坡度较平缓,主层较厚,可林牧开发相结合,山顶、陡坡以造林为主,缓坡可种植牧草,发展牧业或发展经济林、果木林。③石山荒山型。主要分布于岩溶石山地区,该类荒山岩石裸露,土壤稀薄、蓄水能力差,生态脆弱,一经破坏很难恢复,开发利用难度大,应以封山育林为主。葱郁,景色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科学考察远足攀登。如猫儿山、大瑶山、大明山、元宝山等4.河湖水景    广西河流众多,清澈娟秀,在地域上多与奇峰相配,形成一派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除举世闻名的漓江外,景色优美的还有融水的贝江、资源的资江、宜山的下规河、大新的黑水河、崇左的左江、宁明的明江等。湖泊风景多以较大的湖泊或水面为主景,湖岸的山丘、原野和农家村舍、田园风光或城市风貌等为衬景而组成。如桂林的榕湖、杉湖,南宁的南湖,柳州的龙潭,贵港的东湖,陆川的龙珠湖等。此外,广西还有不少水质优良、水面宽阔、群山环抱、湖光山色十分秀美的水库,如灵川青狮潭、百色澄碧河、富川龟石、邕宁大王滩、合浦洪湖江、玉林寒山等水库。5.瀑布景观  位于中越交界的归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闻名遐迩,其瀑面宽100多米,高约80米,呈三叠状飞泻而下,水声轰鸣,势若奔马,非常壮观。其他著名的瀑布还有资源的宝鼎瀑布、隆林的冷水瀑布、靖西的三送岭瀑布、龙州的响水瀑布、上思的应天府瀑布等。6.泉流景观  在八桂大地上,泉流众多,分布广。冷、热、温、沸四泉均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温泉。比较著名的有龙胜温泉、陆川温泉、象州温泉、全州炎井温泉、平乐仙家温泉。这些温泉流量大,水温适宜,含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四周风景宜人,是度假、疗养、休闲的好去处。7.滨海景观  广西的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岛屿众多,海水清澈,沙滩洁净平缓,滨海风光十分诱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海的银滩,10公里长滩,沙自滩缓,风轻细浪,阳光明媚,是国际、国内游客向往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旅游热点;还有“大、小蓬莱”之称的涠洲、斜阳岛屿风光,两岛均有古火山遗址;北海还有观涛日出胜地之称的冠头岭。钦州的龙门七十二泾,以72条水道环绕100多个岛屿,泛舟其间,犹如进入学宫,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此外,还有江山月亮湾和大平坡、东兴氵万尾金滩等。(二)人文景观 1.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地   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颁发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比较著名的有年代久远的柳州白莲洞、桂林的甑皮岩、南宁豹子头等古人类遗址,兴安灵渠等古水利工程,宁明花山壁画,著名的古建筑有桂林王城、容县真武阁、柳州柳侯祠、兴安严关、恭城的文庙、合浦的大士阁等。近现代的一些革命活动纪念地,如太平天国的发祥地一一桂平金田村、百色红七军军部、龙州红八军军部旧址、钦州刘永福故居、李宗仁故居、抗战时期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等都具有考察、参观和瞻仰的价值。2.民族风情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他们各自的语言、服饰、建筑物、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喜庆节日、民间艺术、工艺特产、烹调技术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民族风情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都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人们去观光。3.现代建筑群体和园林艺术  40多年来,广西的城市建设已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的建筑群、道路、桥梁、园林绿化等都有很大成绩。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色,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筑构成各具特色的园林艺术。近几年建设的柳州龙潭公园,以自然景观为衬托,集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形成于一体,颇具特色。(三)风景名胜区  目前,广西共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贵港南山一东湖风景名胜区、百色澄碧问风景名胜区、陆川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的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北流的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的都峤山一真武阁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合浦县的大士阁、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兴安县的灵渠、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司令部及红八军司令部右江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北海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上思和防城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   1.山地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平原 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的溶蚀平原、中低山区的山前冲积平原等。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的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是目前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工矿居民、城镇聚集区。土地利用相对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开垦成水田或旱地,如郁江一浔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是广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的主要生产区域。  6.水域广西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以河流、水库、湖泊、塘、泉为主。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有大中小水库4,439座,塘坝7.4万座,是广西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上交通的主要区域,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另外,广西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0米~5米水深面积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积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积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积2,685平方公里。目前仅滩涂及0米~5米浅海得到一定的开发,进一步开发潜力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  (1)耕地。据1995年统计,广西耕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现有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22位,属地少人多省区之一。广西耕地的地区性分布差异较大,70%耕地分布在桂东、桂东南的平原、台地及丘陵区中,并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75%以上;而桂西及桂西北山区,尤其是岩溶山区,耕地则零星分布于山间谷中,且多以旱地为主。大面积连片的耕地相对集中在浔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宾阳一武陵山前平原、玉林盆地、左江河谷、南宁盆地、湘桂走廊、贺江中下游平原、郁江横县平原、钦江三角洲、宁明盆地等。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除少数高寒山区外,基本实现双季稻生产;旱地则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等作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南低山、丘陵、台地区,近几年,随着糖业基地建设发展,甘蔗已逐渐成为旱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广西耕地以红壤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据1982年土壤普查,在耕地面积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    (2)园地。广西园地面积为68.15万公顷,主要包括果园、茶园、桑园等,其中以果园为主,1995年果园面积达63.7万公顷,是全国亚热带、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区域分布有桂中一桂东北的柑桔,右江河谷的芒果,桂南、桂东南的龙眼、荔枝、菠萝、香蕉,以及桂东北的柚子等。茶园面积为2.7万公顷,各地均有零星分布,以灵山、龙州、柳城、玉林、百色等地相对集中。桑园面积较小,约1.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浔江、钦江、蒙江、融江沿岸河滩及丘陵坡地。  (3)林地。广西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6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813万公顷,疏林地114万公顷,灌木林地157万公顷。1995年森林覆盖率为38.2%。森林分布桂北多于桂南,四周多于中部,已初步形成桂北、桂西和桂东三大林区,其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46.6%以上。林地构成种类较多,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林、竹林等,其中以用材林面积最大,占有林地面积的70%。各地林种、树种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体以北纬23°线为界,南部为具有北热带特点的季雨林、沟谷雨林;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地,水果、经济林分布广泛,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生产松杉、毛竹等。总体看,松木占优势,占各类树种的63%左右,而岩溶区则以灌木林为主,丘陵、台地多为人工林。  (4)草地。广西草山、草坡多,面积广,在南方各省区中排在四川、云南之后,列第3位。全区共有各类草地面积869.9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8%,其中可利用面积6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北、桂西南中低山地及丘陵区中,台地及平原相对较少。除桂西北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的山区仍保留有连片、大面积的草地外,多为零星分散,呈农地、林地和牧地交错分布状况。全区10公顷以上的连片草地有27,481处,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地仅897处,面积为191.8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22%。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各片几乎都是天然草地,草的质量较差,载畜量低。主要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环江、南丹、罗城、富川、钟山、龙胜等县,开发利用潜力大。  (5)城市居民及工矿用地。1995年广西建设用地为388.7万公顷。其中,建成区面积4.76万公顷,工业用地1.02万公顷,居民用地1.25万公顷,公共设施用地5,300公顷。城市居民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平原、台地区,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为中心城市,辐射外围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零星分布;大部分工矿企业随城镇或沿交通要道建设,部分工矿企业建于资源丰富的中低山、丘陵区中。   (6)交通用地。交通用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港口等设施建设及附属占用的土地。该类用地面积为12.49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53%,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北、桂南的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区。桂西、桂西北及桂东诸地的山地中则以公路用地为主。  (7)水域。广西全区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16万公顷。目前淡水水域已养殖面积为12.7万公顷,主要以山塘水库为主,但单产较低,如淡水养鱼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50公斤~525公斤,水库养鱼每公顷不足112.5公斤,可见广西水面发展养殖潜力较大。  (8)未利用土地。包括宜农荒地及难利用土地。目前广西宜农荒地仅有21万多公顷,绝大部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主要分布于钦州、南宁、河池、百色、桂林等地区的台地、丘陵中。难利用土地面积有159.2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73%,以广大的岩溶山地为主,为裸岩石砾地,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及桂东北。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在已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低的问题。①耕地复种指数不高,从气候资源条件看,广西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但1995年复种指数为220%,低于气候相似的广东省利用水平;冬季农田撂荒现象十分普遍;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多数农作物亩产居全国中下水平,据广西土壤普查资料,有4/5耕地为中低产田。②林业用地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以马尾松为主,其他林种比重小;在有林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约占70%,成熟林比重小;林木每亩蓄积量低,1995年林业产值仅32.56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38%。③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差异大,边远山区草地利用畸轻,牧草自生自灭;而农区低丘和平原草地,尤其是居民点附近草地,利用畸重,严重过牧超载,牧草由高大禾草演变为低矮禾草;一些不合理的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调。④水面养殖粗放,产量低;海洋滩涂利用率仅为18%。  (2)土地利用不合理,对耕地重用轻养,地力日益衰退。由于广西的耕地多数为红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加上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和农家肥使用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城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热,大量占用良田,水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土地资源的开发前景  无论从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潜力看,广西土地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广西土地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利用粗放、开发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和效益差的问题。因此,今后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走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土地资源实行开发、保护、节约并重,综合开发,提高效益。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砌墙保土,修建梯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加速发展生态农业,指导农民科学耕作,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混种多层次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调整森林林种、树种结构,发展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草场,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提高草场载畜能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开发荒水、荒滩,建立商品鱼基地和名特优种苗基地,提高可养水面利用率及单位面积养殖产量。  (2)开发利用宜农荒地。①缓坡丘陵红壤荒地。此类宜农荒地面积最大,各地均有分布,但在桂中、桂西南一带分布较多,荒地多连片集中,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00米以上),坡度为15°~20°,宜种木本粮油、果木林、经济林为主,缓坡段可种植农作物。②红土台地类荒地。其面积在广西宜农荒地中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中盆地一带。其特点是海拔高程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坡度较平缓(10°~15°),红土覆盖层较厚,但土壤透水性强,蓄水性差,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丘陵红壤土类基本相同,但要特别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③溶蚀平地型。此类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的溶蚀平地,以桂中、桂西北、桂西南一带较多。特点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3°~15°〉,但土质粘重,地面透水、易旱,土壤肥力低,而且局部地区石芽出露、犬牙交错,较难开发利用,适宜发展果林或作为牧地。.④滨海台地类型。主要分布于沿海诸县市。特征是地面起伏平缓,顶部较平,高程一般在50米以下,但地面缺水,地表冲刷严重,土壤贫瘠,目前水利难于解决,主要以种植旱作,发展牧业等为主。⑤海滩滩涂类。分布在北部湾沿岸,除南流江三角洲适合围垦外,余其滩涂主要用以发展海水养殖业。   (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宜林宜牧荒山。荒山是广西最主要的荒地资源,面积宽,是土地利用的潜力所在,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中低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四周的中低山区,此类荒山为历史上长期林木砍伐及毁林开荒所致,其特点是海拔高、坡度陡,且多处于河流源头或上游,因此,利用上主要适宜营造水源林或用材林,对一些坡度比较平缓的山地可以发展牧业。②丘暖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桂中、桂东南一带。一般坡度较平缓,主层较厚,可林牧开发相结合,山顶、陡坡以造林为主,缓坡可种植牧草,发展牧业或发展经济林、果木林。③石山荒山型。主要分布于岩溶石山地区,该类荒山岩石裸露,土壤稀薄、蓄水能力差,生态脆弱,一经破坏很难恢复,开发利用难度大,应以封山育林为主。(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1.山地  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2.丘陵地  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3.石山  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4.台地   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5.平原  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的溶蚀平原、中低山区的山前冲积平原等。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的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是目前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工矿居民、城镇聚集区。土地利用相对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开垦成水田或旱地,如郁江一浔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是广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的主要生产区域。6.水域  广西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以河流、水库、湖泊、塘、泉为主。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有大中小水库4,439座,塘坝7.4万座,是广西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上交通的主要区域,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另外,广西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0米~5米水深面积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积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积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积2,685平方公里。目前仅滩涂及0米~5米浅海得到一定的开发,进一步开发潜力大。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   (1)耕地。据1995年统计,广西耕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现有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8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22位,属地少人多省区之一。广西耕地的地区性分布差异较大,70%耕地分布在桂东、桂东南的平原、台地及丘陵区中,并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75%以上;而桂西及桂西北山区,尤其是岩溶山区,耕地则零星分布于山间谷中,且多以旱地为主。大面积连片的耕地相对集中在浔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宾阳一武陵山前平原、玉林盆地、左江河谷、南宁盆地、湘桂走廊、贺江中下游平原、郁江横县平原、钦江三角洲、宁明盆地等。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除少数高寒山区外,基本实现双季稻生产;旱地则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等作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南低山、丘陵、台地区,近几年,随着糖业基地建设发展,甘蔗已逐渐成为旱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广西耕地以红壤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据1982年土壤普查,在耕地面积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   (2)园地。广西园地面积为68.15万公顷,主要包括果园、茶园、桑园等,其中以果园为主,1995年果园面积达63.7万公顷,是全国亚热带、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区域分布有桂中一桂东北的柑桔,右江河谷的芒果,桂南、桂东南的龙眼、荔枝、菠萝、香蕉,以及桂东北的柚子等。茶园面积为2.7万公顷,各地均有零星分布,以灵山、龙州、柳城、玉林、百色等地相对集中。桑园面积较小,约1.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浔江、钦江、蒙江、融江沿岸河滩及丘陵坡地。  (3)林地。广西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6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813万公顷,疏林地114万公顷,灌木林地157万公顷。1995年森林覆盖率为38.2%。森林分布桂北多于桂南,四周多于中部,已初步形成桂北、桂西和桂东三大林区,其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46.6%以上。林地构成种类较多,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林、竹林等,其中以用材林面积最大,占有林地面积的70%。各地林种、树种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体以北纬23°线为界,南部为具有北热带特点的季雨林、沟谷雨林;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地,水果、经济林分布广泛,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生产松杉、毛竹等。总体看,松木占优势,占各类树种的63%左右,而岩溶区则以灌木林为主,丘陵、台地多为人工林。(4)草地。广西草山、草坡多,面积广,在南方各省区中排在四川、云南之后,列第3位。全区共有各类草地面积869.9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8%,其中可利用面积6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北、桂西南中低山地及丘陵区中,台地及平原相对较少。除桂西北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的山区仍保留有连片、大面积的草地外,多为零星分散,呈农地、林地和牧地交错分布状况。全区10公顷以上的连片草地有27,481处,其中万亩以上连片草地仅897处,面积为191.8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22%。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各片几乎都是天然草地,草的质量较差,载畜量低。主要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那坡、环江、南丹、罗城、富川、钟山、龙胜等县,开发利用潜力大。(5)城市居民及工矿用地。1995年广西建设用地为388.7万公顷。其中,建成区面积4.76万公顷,工业用地1.02万公顷,居民用地1.25万公顷,公共设施用地5,300公顷。城市居民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平原、台地区,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为中心城市,辐射外围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零星分布;大部分工矿企业随城镇或沿交通要道建设,部分工矿企业建于资源丰富的中低山、丘陵区中。  (6)交通用地。交通用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运、机场、港口等设施建设及附属占用的土地。该类用地面积为12.49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53%,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北、桂南的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区。桂西、桂西北及桂东诸地的山地中则以公路用地为主。  (7)水域。广西全区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16万公顷。目前淡水水域已养殖面积为12.7万公顷,主要以山塘水库为主,但单产较低,如淡水养鱼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50公斤~525公斤,水库养鱼每公顷不足112.5公斤,可见广西水面发展养殖潜力较大。   (8)未利用土地。包括宜农荒地及难利用土地。目前广西宜农荒地仅有21万多公顷,绝大部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主要分布于钦州、南宁、河池、百色、桂林等地区的台地、丘陵中。难利用土地面积有159.2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73%,以广大的岩溶山地为主,为裸岩石砾地,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及桂东北。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在已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低的问题。①耕地复种指数不高,从气候资源条件看,广西大部分地区可以一年三熟,但1995年复种指数为220%,低于气候相似的广东省利用水平;冬季农田撂荒现象十分普遍;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低,大多数农作物亩产居全国中下水平,据广西土壤普查资料,有4/5耕地为中低产田。②林业用地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以马尾松为主,其他林种比重小;在有林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约占70%,成熟林比重小;林木每亩蓄积量低,1995年林业产值仅32.56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38%。③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差异大,边远山区草地利用畸轻,牧草自生自灭;而农区低丘和平原草地,尤其是居民点附近草地,利用畸重,严重过牧超载,牧草由高大禾草演变为低矮禾草;一些不合理的放牧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调。④水面养殖粗放,产量低;海洋滩涂利用率仅为18%。(2)土地利用不合理,对耕地重用轻养,地力日益衰退。由于广西的耕地多数为红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加上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和农家肥使用逐渐减少,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城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热,大量占用良田,水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土地资源的开发前景  无论从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潜力看,广西土地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广西土地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利用粗放、开发程度低、结构不合理和效益差的问题。因此,今后要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走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土地资源实行开发、保护、节约并重,综合开发,提高效益。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稳定耕地面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改良土壤,砌墙保土,修建梯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加速发展生态农业,指导农民科学耕作,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混种多层次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调整森林林种、树种结构,发展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草场,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牧草,提高草场载畜能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开发荒水、荒滩,建立商品鱼基地和名特优种苗基地,提高可养水面利用率及单位面积养殖产量。 (2)开发利用宜农荒地。①缓坡丘陵红壤荒地。此类宜农荒地面积最大,各地均有分布,但在桂中、桂西南一带分布较多,荒地多连片集中,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00米以上),坡度为15°~20°,宜种木本粮油、果木林、经济林为主,缓坡段可种植农作物。②红土台地类荒地。其面积在广西宜农荒地中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桂东南、桂中盆地一带。其特点是海拔高程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坡度较平缓(10°~15°),红土覆盖层较厚,但土壤透水性强,蓄水性差,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丘陵红壤土类基本相同,但要特别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③溶蚀平地型。此类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的溶蚀平地,以桂中、桂西北、桂西南一带较多。特点是地面起伏平缓,坡度小(3°~15°〉,但土质粘重,地面透水、易旱,土壤肥力低,而且局部地区石芽出露、犬牙交错,较难开发利用,适宜发展果林或作为牧地。.④滨海台地类型。主要分布于沿海诸县市。特征是地面起伏平缓,顶部较平,高程一般在50米以下,但地面缺水,地表冲刷严重,土壤贫瘠,目前水利难于解决,主要以种植旱作,发展牧业等为主。⑤海滩滩涂类。分布在北部湾沿岸,除南流江三角洲适合围垦外,余其滩涂主要用以发展海水养殖业。(3)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宜林宜牧荒山。荒山是广西最主要的荒地资源,面积宽,是土地利用的潜力所在,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中低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四周的中低山区,此类荒山为历史上长期林木砍伐及毁林开荒所致,其特点是海拔高、坡度陡,且多处于河流源头或上游,因此,利用上主要适宜营造水源林或用材林,对一些坡度比较平缓的山地可以发展牧业。②丘暖山地荒山。主要分布在桂中、桂东南一带。一般坡度较平缓,主层较厚,可林牧开发相结合,山顶、陡坡以造林为主,缓坡可种植牧草,发展牧业或发展经济林、果木林。③石山荒山型。主要分布于岩溶石山地区,该类荒山岩石裸露,土壤稀薄、蓄水能力差,生态脆弱,一经破坏很难恢复,开发利用难度大,应以封山育林为主。新华网广西频道2005年11月6日电地处我国南疆的广西把结合自身实际规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贯穿到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全过程中,在未来五年内,广西将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为重点,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建设。其中,富裕广西成为建设和谐广西的物资基础,富裕农村则成为近日出台的广西“十一五”规划的亮点。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总人口为4889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少数民族人口1868万,占广西总人口的38.12%。广西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增收比较困难,贫困人口还很多,因此,推进富裕广西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成为建设和谐广西必需的题中之意。而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要省份和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建设富裕的农村对广西有着更为重大意义。      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广西“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仅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抓好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建设,还要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今年6月广西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在灾后重建中,很多受灾地区把灾民新村的规划作为未来农村发展的一个雏形。记者日前在大瑶山脚下的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百丈乡灾民新村采访时发现,新村的建设完全按照城镇的规划,统一建设供电、供水、排污工程,家家户户建有沼气池,新农村的规划初具雏形。      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也是建设新农村,保证农民增收的关键。广西“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招生19.2万人,预计到2007年广西中职教育在校生将达到80万人以上,而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为将来新型农民储备了后备军。      推进产业化壮大产业群      亚热带水果、秋冬菜、桑蚕茧、花卉、香精香料、中药材、速生丰产林、奶水牛、水产品……      凭借特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广西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广西“十一五”规划提出,广西将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群,围绕优势特色农林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尽快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优化粮经、提升林果、主攻畜禽、扩大水产的要求,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脚步,广西提出,要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逐步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认可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同时,还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引导和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       广西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的西红柿生产基地的成立,南宁、桂林等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象州等地桑蚕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些都成为目前广西农业产业化的尝试和经验积累。      构建和谐农村服务新体系      广西“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广西将进一步完善县市、社区和乡镇村文化设施体系,突出抓好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档案馆、电子信息馆、广播电视、科技普及、群众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标志性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同时,将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提高基层站所服务能力,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和行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遏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势头,从而使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