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ID:2172114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_第1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_第2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_第3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_第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功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将重点对提纲的十一条内容进行逐条分析。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唯物主义  :G623.1/.9:A:1006-4117(2011)03-0014-01    马克思在1845年写这份《提纲》,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提纲》共十一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第一、二条)从总的方面提出了辨证唯物

2、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考察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基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消极性。第二部分,分论(第三至九条),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结论(第十、十一条)概括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提出了哲学的历史使命。以下逐条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条  马克思首先批判旧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指出实践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意义。费尔巴哈的观点在于:让世界充满爱。即以精神的、情感的方式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他承认并强调

3、社会发展中矛盾的存在,体现了唯物的基本思想。  第二条  马克思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主张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其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首先,马克思指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解决。其次,马克思认为:离开实践去探讨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将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  第三条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教育的关系问题上的错误,提出了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方式的改变,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是一致的,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革命实践。  第四条  马克思评述了费尔巴哈的

4、宗教观,论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使社会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力量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连续更替、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宗教世界既然是从现实社会中异化出来的,那么被二重化的整个世界的根基都离不开实践。如同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五条  马克思揭示了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是在

5、于不懂得实践。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这是说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主张哲学要研究自然、人类本身。但是,他所说的感性,只是感官对自然界的被动的消极的反映,而不把感性理解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第六条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错误,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历史唯物主

6、义的基本观点。费尔巴哈把神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用人的本质去说明神的本质,这是正确的。但是他把人的本质抽象化了,是错误的。针对费尔巴哈的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错误,马克思指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是科学的、正确的。所以,我们在说明人的本质时,就应当把人当作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一分子,而不应当把人当作与社会关系根本无关的东西去考察。  第七条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宗教不是人的自然的、永恒的本质,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宗教感情”是一

7、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  第八条  马克思阐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从而揭示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从理论上正面论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意思是说,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诸多社会实践中,生产实践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使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产生了人类社会;生产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人们应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认清社会

8、生活的本质。  第九条  马克思进一步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马克思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由于直观唯物主义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不懂得实践地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脱离生产实践所必然结成的社会关系去观察人的本质,因而他们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单个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