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ID:36888917

大小:370.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1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2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3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列经著作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浙财12级马克思中国化研究学生钱玲燕费尔巴哈生平费尔巴哈(1804~1872年)出生于次胡特一个法学教授家,1828年在柏林大学毕业,曾任教于埃尔兰根大学,因宣传无神论,遭受迫害,隐居乡间,从事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哲学改革的预拟提纲》、《未来哲学原理》等。在他的著作里,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在政治上,他反对君主政体,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1870年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晚年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但费尔巴

2、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的。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未能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一、《提纲》的写作背景《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并命名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

3、创立的基本标志。现在所看到的标题是前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在发表这个提纲时另外加上的。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文本演变《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写在他的1844-1847年的“笔记本”;1888年恩格斯把它附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单行本中第一次发表出来,并指出了它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标题是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研究院根据恩格斯给“费尔巴哈论”写的序言加的。被世界各国翻译流传的基本情况二、中心思想其论述的中心是实

4、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逻辑结构1、(第1、2条)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2、(第3—9条)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3、(第10、11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所引起的革命变革。贯穿全篇的理论观点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释义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

5、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释义第一条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

6、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第一条的中心思想实践是“真正人的活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对于我们面前的物质世界,应当把它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第一条基本观点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只是在于把客观世界当做直观的对象而不是当做实践的对象,只是把人看做直观的主题而不是实践的主体,结果是主体的能动性被掩盖;2、唯心主义看到但有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方面,把它视为脱离物质基础的绝对;3、费尔巴哈对实践的认识是有误的。国内哲学界关于第一条的不同见解对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以重视实践为特征,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点

7、,学术界没有分歧,但在马克思提出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旨趣问题上,看法不同。在我国,起初人们对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从认识论出发加以解读;上一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实践唯物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是要强调人面对的不是自在自然,而是“人化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借以宣示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原文的具体阐释第五条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是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第五条中心议题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批判第五条基本观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在于误解和排斥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国内哲学界关于

8、第五条的不同见解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观点”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