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

ID:2179081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上传者:U-9954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很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很好地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需要精心准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信息技术课;设计任务;自主协作;分层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自发地探索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而且需要学生间的共同协作,从而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下面笔者从课前准备阶段、过程实施阶段、课后评价阶段这三个方面浅谈一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设计任务,课前准备  事先有准备,做事事半功倍。为了创设适宜的自主探究与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完成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要整体把握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好交给学生的任务,为新的教学做好铺垫。   为了使设计的任务更加贴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必须要深挖教学目标,全面把握教材,在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全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出具体有可行性的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学习任务,以准确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是课前设计任务的关键。为了使设计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设计任务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目标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前提,按照教材的要求,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过渡,以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只有这样,才能既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创作体育主题海报的任务。  教学中设计的任务要有操作性,能够实施,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拿捏到位,保证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完成任务,掌握新知识。例如学习表格设计软件Excel时,可以简单设计一个成绩表,在学习排序时,通过对成绩的排序能够简明地看出谁的成绩好,对于已经掌握熟练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将某个分数段的学生成绩突出显示出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课程设计出来的学习任务如果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例如学习VB程序代码时,可以设计一个用VB语言编写的简单趣味小游戏。  开放性的任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布置任务时,需要给学生留白,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发展,去开拓思维,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者,占主动地位;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要抓住中心知识点,把握教材,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引导,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和点拨迷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引领学生进入事先创设好的学习情景中,提出课堂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分析。其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点的联系进行思考。任务中既包含有新知识点,也包含有旧知识点。教师要考虑完成任务的过程能否对旧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效果,能否让学生学习到新知识。教师对任务的剖析,不仅能帮助学生回忆复习旧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高一学习用Word制作电子海报时,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主题制作一份电子海报。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知识点,比如编辑文本框,插入图片,添加底纹等。因此,通过制作海报的过程,学生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又能有效把握制作表格,将标题设置成艺术字等新知识。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在学生上机操作练习的活动中,要准确把握学习进度,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差异,动手操作性很强,很多内容都需要上机操作实践。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在完成任务时可能会在不同的环节产生疑问。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的个别辅导和答疑点拨及时到位,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对艺术字的设置方法不是太清楚,一些学生对编辑图片、美化页面掌握不到位……因此,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发现的问题记下,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于个别有误区的学生及时进行恰当引导,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分层评价,总结到位  利用特定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圆满地完成任务,并不代表学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还需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恰当评价,及时总结,趁热打铁,督促学生反思,让学生及时意识到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评价过程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用答辩、评比等方式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价,由小组内的成员交流讨论后互评、自评,也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间交流后相互评价。在组间成员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广播软件分别展示每个小组推荐出来的优秀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集体交流。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包括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氛围、自主学习的方法、合作交流的效果等。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操作性很强。要想教好这门课,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深挖教材,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针对学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云彩霞.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2]谷裕.中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3]郑莉平.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6.  [4]闫红.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183.  [5]闫文茹.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08):87.  [6]翁宗琮.云存储软件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2(09):86-8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