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

ID:21794336

大小:1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4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_第1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_第2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_第3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_第4页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徐俊【教学理念】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经典诗词的教学就是在登语言文字的“山”,观诗人言咏之志怀的“海”。“登山观海”的过程中,赏语言文字描绘的“风光”,进而体悟诗人的情怀,并且感同身受。这是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亦是人文情怀的熏陶。引领学生读《清平乐·村居》,应当由稼轩先生描绘的这幅清丽田园画人手,感受词人借此生发的厚重情怀。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教师“身无彩凤双飞翼”,不是万能的,尤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体悟;学生也“身无彩凤双飞翼”,也不都是天才,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体悟也是有限的。学习最富文化底蕴和人

2、文情怀的经典诗词,教师无法灌输,学生亦无法自悟,但有一点我们坚信:诗情是可以传递的,心灵是可以点燃的,因为,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大人还是小孩,在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都有诗意的灵性在闪光。教师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的体悟和感动,点燃学生的诗意和情怀。课堂上,就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灵犀相通的前提是,教师要把自己读进诗词中,再以洋溢着诗词意境的姿态,走进课堂,引领学生。【教学目标】1.在吟咏诵读中感受宋词的音韵之美,想象乡村翁媪的天伦之乐。2.在补充阅读和诗境对比中感受词人的爱国之情、失土之愤。【教学设计】一、解读稼轩,走进村居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稼轩先生的一首词。(板书:稼轩)同学

3、们昨天都查过资料,知道稼轩是谁吗?(辛弃疾。)我们都知道,古人取名和我们不一样,除了姓、名,还有字、号。“稼轩”就是辛弃疾的号。和很多诗人、词人一样,辛弃疾给自己取的号,其实是在寄托他的一种志趣、一种追求。“稼轩”二字,寄托着辛弃疾怎样的志趣呢?(停顿片刻)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轩”是什么?(有一个词叫“亭台轩榭”,这个“轩”是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辛弃疾确实给自己建了一间小屋,这小屋建在什么地方?你们再看这个“稼”。(建在庄稼地里,一个四周稻田泱泱的地方。)我们可以猜测一下,稼轩先生希望过的是怎样的生活?(田园生活,能看到农村的美景……)我们可以猜想,稼轩先生坐在窗前,他希

4、望看到什么?稼轩先生确实很喜欢这种清平、祥和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可是很安逸。2.今天要学习的《清平乐·村居》,给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清平、祥和的农村生活。拿起课本,自由读。这首词生字很多,请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要把词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把词读通顺,要注意词的节奏和音韵。3.谁来读一读这首《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当中有几个生字和多音字,一不小心就会读错。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读准了没有。(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指名读。)4.读得好,这就叫字正腔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媪”是个生字,也是这首词的韵脚,他读得很好。来,我们一起渎一读:

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齐读)5.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你读得丝毫不逊色,“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剥”,都读得很准确,我们连起来一起读一遍。(齐读全词)6.还有谁想读?请你。词跟诗不一样,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读起来抑扬顿挫,非常有韵味。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韵味十足。(指名读)7.还真是有那么点儿味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读“茅檐低小”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茅檐”后面。)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溪上青青草”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溪上”后面。)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就叫节奏感,这就叫有板有眼,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

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预备起。8.真好!同学们,我们读古代的词,不但要读得正确流利,更要渎出它自勺味道来。比如这首词的题目《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什么叫词牌名啊?古代的词,都是可以唱的,有不同的格律,一个词牌就表示一种格律。为什么叫“清平乐”?清平世界,清静太平,“清平乐”是“祈求海内清平之乐曲,祈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清平”的味道,读出“村居”的意境呢?“清平乐·村居”,(师平淡地读)有清平祥和的感觉吗?有村居生活的气息吗?我这样读,(师用充满期待的、舒缓的语气范读)有感觉吗?有点儿味道吗?读词就是要读出这样的感觉来,你们自己试一试,争

7、取读出你的感觉来。(生练读)9.谁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觉、你的味道。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指名读1)好一个“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有味道。谁还想读?(指名读2)好一个“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来,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来。(齐读)二、赏读村居,感悟清平1.真好!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就跟着词人稼轩先生走进了村居生活。是什么情景让稼轩先生感到村居生活的清平、安乐、祥和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仔细看看这幅图,仔细看看注释,试着想想这首词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