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权法概述

第2章 物权法概述

ID:21848362

大小:165.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20

第2章 物权法概述_第1页
第2章 物权法概述_第2页
第2章 物权法概述_第3页
第2章 物权法概述_第4页
第2章 物权法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 物权法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物权法概述第一节物权法的意义与性质一、物权法的意义在人类的无限需求与有限的物质资源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正是因为物质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无限,所以需要在法律上确定特定主体对物质的归属,然后赋予该特定主体对该物质的排他性支配和利用的权利,从而建立物质财富的归属与利用秩序,避免无谓的争端。一言以蔽之,物权法的基本功能是定分止争。物权指的是人对物的权利,即将特定之物归属于某特定主体,由其直接支配。从表面上看,物权界定的是作为法律主体的人与特定物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物权法律关系规范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通过确定特定主体对物的支配而确定

2、其对物的自由意志,从而也确立了他人不侵入其权利空间的义务。而所谓物权法,是指以物权关系为规范对象的法律。物权法,有形式意义上的物权法与实质意义上的物权法之分。在我国,形式意义上的物权法,是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质意义上的物权法,除《物权法》外,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二、物权法的性质(一)物权法的私法属性物权法属于私法。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具体的物权类型均属于私权;物权人在其权利范

3、围内可以根据其自由意志行使对物的支配权,他人包括公权力都不得进行不当干预。尽管如此,与债权相比,物权法规范具有较多的强行性规范的色彩,也就是说,物权法中具有相对较多的公法性规范,例如登记。原因:①物权具有对世的效力,物权法定主义、物权公示的必要性等都具有强行性规范的性质。②物权虽然具有私权的性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社会义务。例如,基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原因,土地的用途会被法律明确限定,如不能将住宅用地改变为工业用地。③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只能属于国家和集体,因此,我国的物权制度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行政法等公法的交织作用关系。例如,

4、民事主体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过程是与行政程序不可分的。(二)物权法是财产法(三)物权法具有浓厚的固有法色彩所谓固有法,是指蕴涵了较多本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历史的传统的法律。第二节物权法的体系一、传统物权法体系物权体系的构建在世界各国物权法中的规定都不一样,但大都可以归纳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四类。二、我国物权法体系在《民法典》的制定中,主流观点认为,物权法体系,在无更佳方案的情况下,无必要舍弃大陆传统体例而另立所谓的“财产法”体系。我国物权法仍是借鉴大陆法系的传统,形成了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的物权体系,同时规定了

5、占有制度。(一)总则(二)所有权(三)用益物权(四)担保物权(五)占有制度第三节我国物权法的基本理念一、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一体保护《宪法》第12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宪法》第13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至少在《宪法》表述上,对公有财产保护的价值似乎高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在《物权法》的立法过程中,公有财产是否应受特别保护的问题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最终出台的《物权法》第4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有人认为,《物权法》未采纳“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

6、种表述有违宪的嫌疑。实际上,《物权法》并未降低对公共财产的保护标准,它只不过是相对强化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而已。二、从归属到利用《物权法》第1条是关于立法目的的规定,在该条中包含了“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的表述。这体现了《物权法》的立法思想。《物权法》第1条:“为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三、自由与效率尽管物权法中包含较多的强制性规范,作为私法的物权法仍以意思自治为原则,承认所有权人及其他物权人在其权利范围内自由利用其物的权利。“发挥物的效用

7、”之法目的的确定,表明《物权法》在坚持权利自由的同时,也追求效率。例如,根据《物权法》第97条的规定,按份共有人处分共有的不动产的,无须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而仅须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的同意。四、所有权的社会义务与所有权保护的强化1、所有权人对其物的使用及处分的自由,不可能是毫无约束的,所有权本身应内在地受到一定限制。在民法方面,禁止权利滥用这项基本原则构成了法律对所有权滥用的限制;而在公法方面,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法律的发展对物权关系的影响则更为显著。2、相对以往的法律而言,《物权法》明显地强化了对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的保护。

8、例如,《物权法》设专章(第3章)规定了“物权的保护”,对物上请求权及其他保护物权的方式作出了较为完善的规定。另外,该法也强化了对被征收者的补偿等保护措施。从总体而言,整部《物权法》毫无疑问地还是围绕着物权的保护展开其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