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ID:21849738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_第1页
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_第2页
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_第3页
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_第4页
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参麦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R541.4【】A【】1672-3783(2011)11-0338-0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心肌缺血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参麦注射液;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

2、梗死之间的心绞痛,随时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对预防病情恶化尤为重要。本研究将参麦注射液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诊断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70岁,平均病程(5-8年);分型:初发型13例,恶化型11例,静息型16例;心绞痛分级: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15例。观察组共40例,男19例

3、,女21例,平均年龄60-70岁,平均病程5-10年;分型:初发型14例,恶化型11例,静息型15例;心绞痛分级: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予硝酸甘油注射液lOmg.加入极化液250ml静滴,10—20滴/分,每日1次。常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抗凝剂。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药;血脂高者给予他汀类调脂药;血压高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药物控制血压;血糖高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调整血糖在理

4、想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疗效[1]。  1.3观察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率、血压、脉搏,心电图的变化并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部分作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血液流变学检测。  1.4疗效标准:症状改善判断标准: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为无效[2]。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为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限量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或运动耐量上

5、升2级以上:有效为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回复1.5mm以下.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或运动耐最上升1级;无效为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无变化或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较治疗前下降/>0.5ram,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50%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3]。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3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9例,改善29

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3例,改善3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67%:对照组显效6例,改善23例,无效2l例,总有效率5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2。  2.3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尤明显变化。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滞、

7、血液流动缓慢,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壁沉积,从而引起,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损伤.管腔狭窄。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有以下作用:抑制血小板聚积和血栓素A:合成,降低血液黏滞度,起活血化瘀的作用[4];保护心肌细胞,有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与线粒体功能,可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均有抑制作用。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病情急,发病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有关。斑块部位的冠状动脉张力发生改变,使局部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反之,血栓进一步影响冠脉的张力,形成恶性循环[5]。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

8、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多见于老年人。心为君主之官而主血脉,血脉运行全赖心气的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