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ID:21915344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_第1页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_第2页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_第3页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_第4页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骆洁贞(广州血液中心成分科510095)【摘要】冷沉淀是一种重要的成分血,随着对冷沉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笔者就近年来关于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研宄作一综述,为冷沉淀的制备与临床输注提供参考。【关键词】冷沉淀血液制备凝血因子【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334-02引言冷沉淀为全血釆集后6h(全血保养液为ACD)或8h(全血保养液为CPD、CPDA〜1)内,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将血浆分离岀并冻结制成的新鲜冰冻血

2、浆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而成的成分血。冷沉淀含有新鲜冰冻血浆大部分的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根据《中平人民共和国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由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而成的冷沉淀应含Fg≥150mg,FVUI≥80IU。临床上主要用于单一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烧伤患者的治疗。由于冷沉淀中的FV11I活性极不稳定,制备过程与使用方法都容易影响凝血因子的活性,为保证临床输血效果,笔者浅谈冷沉淀制备与使用的注意事项。1冷沉淀的组成冷沉淀主要含有5种

3、成分:FV1II、Fg、vwF、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粘连蛋白,Fn)和FXII1。FVIII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可加速FX活化,促进血小板聚集,有助于血小板因子Ill的释放和形成内源性凝血活酶,其含量增加可促进内源凝血系统激活加快。FV1II在体外半衰期较短,多为8-12小时,而易使其活性丧失,加之其接触异物表面时不同程度被激活,凝血酶和Xa也继续在此裂解FVIII,导致其失活[1】。对FV1II缺乏患者而言,FV1II的治疗作用无可替代。Fn是一种粘性糖蛋白,具有促进纤维蛋白交联、细胞粘着、上皮细胞移行、修复和分

4、化的作用,同吋具有抑菌、抗感染和免疫调控作用。Fg是凝血公共途径上的效应分子,其含量增多可使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加快。Fg还是血小板间的桥梁,含量增高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从理论上讲,冷沉淀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Fg的活性增加了15—20倍,FV1I1的活性增加了10倍,FXIII的活性增加了4.5倍[2]。2冷沉淀的制备2.1不同的制备方法冷沉淀的传统手工制备方法为.•将200ml新鲜冰冻血浆放入4°C水浴箱中融化(或在4°C的冰箱中放置14一18h),融化过程中轻轻摇动血浆,约剩60ml冰渣吋取出,4°C,

5、4036g离心8min,无菌条件下移除血浆,留下未溶解的约20±5ml白色胶状物,立即冻存于一30°C冰箱内即为冷沉淀。另一种制备冷沉淀的方法是虹吸法:将新鲜冰冻血浆袋置于4°C&p

6、USmn;2°C恒温循环解冻水浴箱中,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位置低于血浆袋,两袋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血浆融化后随吋虹吸至空袋中,当融化至剩下40〜50ml血浆与沉淀物吋,闭合导管,阻断虹吸。将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将冰冻血浆袋和冷沉淀凝血因子袋热合断离,立即置一50°C速冻,速冻后转至一20°C以下

7、冰箱内保存。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血站使用的冷沉淀制备方法。也有报道[3】说,通过全自动血液分离仪制备的冷沉淀FVI1I和Fg高,容量少,分离仪制备的冷沉淀质量优势明显,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适合大批量的制备。FVI1I离体后对温度变化敏感。严格的温度控制和完整的冷链是获得高活性VIII因子制品的重要保障。对此应做到全血采集后及时放置在4°C的冰箱,血液运输过程要保证冷链的完整性。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要尽快完成,减少红细胞残留。如奋红细胞残留,血浆冷冻时红细胞破裂并释放促凝血活性物质,激活凝血系统,消耗FVD1[4

8、]O为避免新鲜冰冻血浆保存过程中FVDI衰减,用于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最好是选择保存吋间在两个月内的[5】。制备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技术,确保制备流程高效快捷。对于血液制备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应做到定期维护和检测校准,严格遵守使用守则。冷沉淀的保存对温度要求很严格,FVDI对温度特别敏感,温度越低对保持其活性越有利,冷冻保存优于零上温度保存,FVI1I在血浆中比在全血中稳定,在冷沉淀中比在血浆中稳定,4°C冷藏保存3天后FVHI活性几乎下降一半,所以冷沉淀制备后应立即输注或冰冻保存。一般认为在一20°C以下的保

9、存条件冷沉淀的保存期为从全血采集日起1年。2.2病毒火活对冷沉淀质量的影响输注经病毒火活的冷沉淀对预防各种输血相关性病毒传染性疾病冇重要作用。B前对冷沉淀中的病原体火活主要采用亚甲基蓝光化学法,据文献报道[6],病毒火活袋的过滤器滤除光敏剂亚甲基蓝和残留白细胞的同吋,对凝血因子也奋一定的吸附作用,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吋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