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

【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

ID:21982614

大小:689.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26

【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_第1页
【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_第2页
【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_第3页
【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_第4页
【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大全】呼吸衰竭(52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概述】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或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病因】一、呼吸道病变二、肺组织病变三、肺血管疾病四、胸廓病变五、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疾患【分类】一、按动脉血气分析分Ⅰ型呼衰:PaO2<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Ⅱ型呼衰:PaO2<60mmHg,PaCO2>50mmHg。二、按病变病部位分中枢

2、性周围性三、按病程分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ChronicRespiratoryfailure【病因】最常见的病因是支气管-肺疾病【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一)通气不足(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三)弥散障碍(四)氧耗量增加(一)通气不足(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三)弥散障碍(四)氧耗量增加二、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一)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二)对心脏、血管的影响(三)对呼吸的影响(四)对肝、肾、胃肠道和造血系统的影响(五)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临床表现】除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原发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外,主要是缺氧和二

3、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一、呼吸困难二、紫绀:三、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慢性缺氧:定向力障碍。CO2潴留:兴奋-失眠-睡眠颠倒-嗜睡-昏睡-昏迷。四、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率、血压变化;皮肤血管扩张,球结膜充血水肿。博动性头痛。五、其它【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一、血液的酸碱度(PH值)正常7.35~7.45二、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95mmHg~100mmHg,呼吸衰竭时<60mmHg。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35mmHg~45mmHg,平均40mmHg,Ⅱ型呼吸衰

4、竭时PaCO2>50mmHg,其变化主要反映呼吸性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四、HCO3-五、BE:(BassExcess)剩余碱,六、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是单位血红蛋白的含氧百分数。正常值97%。一、判断有无呼吸衰竭,观察指标PaO2和PaCO2。PaO2>60mmHgPaCO235~45mmHg无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Ⅰ型呼衰。PaO2<60mmHgPaCO2>50mmHg→Ⅱ型呼衰二、判断有无酸碱失衡。观察指标pH。pH7.35-7.45 →正常或代偿性酸碱失衡。pH<7.35→失代偿性酸中毒(呼吸性或代谢性)。pH>7.

5、45→失代偿性碱中毒(呼吸性或代谢性)三、判断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指标:HCO3-、BEHCO3-原发升高>29mmol/L,BE>+3,提示代谢性碱中毒;HCO3-原发降低<22mmol/L,BE<-3,PaCO2无同步降低或变化不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四、判断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指标:PaCO2PaCO2原发升高>45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PaCO2原发降低<35mmHg,提示呼吸性碱中毒。【诊断】一、有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二、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由此造成的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的

6、临床表现。三、动脉血气分析Ⅰ型呼衰:PaO2<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Ⅱ型呼衰:PaO2<60mmHg,PaCO2>50mmHg。【治疗】治疗原则:积极抗感染,合理氧疗,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治疗原发病处理并发症。一、合理氧疗(一)氧疗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肺胞氧分压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慢性呼吸衰竭,特别是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原则是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低流量是指氧流量1-2升/分。低浓度是指氧浓度25-29%。吸入不同氧浓度时肺泡O2和CO2与通气量的关系(二)撤氧的指征:①神志清醒,精神好转;②紫绀消失;③PaO2>60mmHg,Pa

7、CO2<50mmHg。撤氧后3日PaO2不下降;④心率有所减慢,心律失常有好转,血压正常。二、建立良好的气道气道畅通是保持病人呼吸及氧疗的基础。(一)清除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二)建立人工气道1.方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适应症:①氧分压持续下降,神志昏迷,经呼吸兴奋剂治疗无效;②大量痰液滞留,患者无力排痰或排痰困难,吸痰器不能解决问题。3.优点:①减少呼吸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约100ml;②可局部给药、给氧、利于深部吸痰、提高吸氧效率;③便于安装呼吸机。三、改善通气1.呼吸兴奋剂:2.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指征:①经一般内科治疗后其自主呼吸仍不能

8、维持基础肺泡通气,PaCO2持续上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