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

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

ID:22115278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7

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_第1页
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_第2页
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_第3页
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_第4页
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侠义叙事的美学精神绚丽多彩的侠义叙事,表达出一种以自由为导向的美学精神。它以口头和书写为传播途径,以侠义故事为表达内容,以侠义精神为弘扬目标,细心呵护着植根于人性深处的自由理念。“侠”“义”和“江湖”,共同构成了侠义叙事中最核心的文化象征符号。“侠义道”所蕴含的伦理追求与审美品格,体现了广泛的民间向往与正义诉求。侠义叙事中呈现出来的神秘的可能世界,是另一个维度的生活世界,是未来美学建设的基点与方向。绚丽多彩的侠义叙事,表达出一种以自由为导向的美学精神。它以口头和书写为传播途径,以侠义故事为表达内容,以侠义

2、精神为弘扬目标,细心呵护着植根于人性深处的自由理念。“侠”“义”和“江湖”,共同构成了侠义叙事中最核心的文化象征符号。此外,侠义道所蕴含的伦理追求与审美品格,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的民间向往与正义诉求,尤其值得我们珍视与发掘。本文拟在分析侠义叙事内涵的基础上,就侠义叙事所蕴含的美学精神给出自己的解释。一、侠义叙事的内涵1904年,32岁的梁启超有感于当时中国的贫与弱,从史籍中选取七十多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士,发明其思想、光大其事迹,著成《中国之武士道》一书,欲以“振吾族于蕉瘁凌夷之中,复一跃而登于荣显之

3、地位,以无贻祖宗之羞”①。可见,在梁氏这里,“武士”将承载“新民”的历史重任,闪亮登场的“武士道”则被视为亟待振拔的民族精神——梁启超回归古典以救世的立场跃然于纸上。无独有偶,1944年,在《关于儒·道·土匪》这篇著名文章里,闻一多在称许了英国学者韦尔斯的话——“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之后沉痛地指出,这里所谓的“土匪”恰恰就是“堕落了的墨家”,而儒墨道三家全部是“中国文化的病”,是我们这个民族再也不能讳疾忌医的思想病灶。显然,尽管论述方式不同,所用术语也多有差异,

4、但梁、闻二人激烈批判的,都是平庸乏味、黯然无光的时代现实;他们热切呼唤的,也都是那些曾经光耀千古、壮怀激烈的人间战士。换言之,无论是“武士”“侠客”“土匪”,还是“堕落了的墨家”,这些能指背后的所指都能够统一到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刻画的那些“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游侠”身上。历史已倏忽百年,梁任公的殷殷期盼是否实现,我们姑且毋论。显而易见的是,即便借复兴“武士道”或批判“堕落了的墨家”以重振民族精神只是一份文人的梦想,但侠义主题的文学叙事与口头传说,始终跃动于中

5、国人的生活世界,甚至成为一种最为广泛的思想资源。这一点,无论是在旧式文人的豪侠想象中,还是在当代新派武侠作品中,都有突出的书写与表现。比如,36卷本的“金庸作品集”早已妇孺皆知,传播至塞上高原、大江南北,几成“有井水处无不读金庸”之势。迄今为止,不仅汉语读者对武侠小说通宵达旦般的迷恋早已是一大文化景观,而且,“侠之大者”的形象与精神,其实已经成为植根于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文化象征,隐晦地表达着黄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千百年来的期盼与向往。所有这些,都呼唤着我们对作为象征符号的“侠”予以深层次的透视,对作为一种艺术

6、精神的“侠义道”进行美学意义上的细致探究。所谓侠义叙事,指的是以口头与书写为传播途径,以侠义故事为主要内容,以侠义精神为弘扬目标的叙事性作品。具体而言,侠义叙事不仅包括纯文学层面的小说、戏剧与传奇,也包括“准文学”层面的与侠义相关的报告文学、野史笔记与电视、电影等。值得注意的是,从文化研究角度来看,侠义叙事还应该包括千百万中国人正在口头上讲述的那些千古侠客笑傲江湖的活生生的故事。显然,与其说这是对“侠义叙事”的一个最广义的概括,毋宁说是围绕它而展开的另一个角度的把握。可以说,这里突出的是其“鲜活”的故事特

7、征。而正是这种活性特征,使得“侠”成为一个真实的文化因子播撒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一如金字塔内保存下来的那枚千年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阳光与水分,依然会生根发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侠义叙事所内蕴的美学精神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象征符号。二、“侠”“义”和“江湖”“侠”“义”和“江湖”等文化符号共同催生了难以计数的侠义叙事,其结构性组合为“侠义道”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精神符码。首先来看“侠”。一般认为,“侠”不仅是文学的典型,更是一种古典人格的象征,

8、是想象世界里一个失落的“梦”。陈平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中,从类型学角度梳理了侠义叙事的历史线索。他指出,侠义叙事的发展,从表现形式与创作思想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以《史记·游侠列传》为代表的实录阶段(两汉)、以游侠诗为代表的抒情阶段(魏晋至盛唐)、以豪侠小说为代表的幻设阶段(中晚唐)、以侠义小说为代表的完善成形阶段(清代)以及以现代武侠小说为代表的繁荣阶段(20世纪)。这种区分在历时性层面上显然是有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