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ID:22610100

大小:7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0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目标:1.能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2.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3.开展一次世界民俗文化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亲自调查,网络、图书查询等多种形式,领略人类大家庭的民俗风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感情。4.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细观察、勤思索、常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素材。5.走进图书馆,学习检索书目寻找资料,能根据阅读需要制作读书摘录卡片。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社戏2课时端午日1课时

2、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2课时世界民俗风情展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写作:从生活中找米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单元小结1课时教材分析: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江浙地区农村演社戏祈福的民俗风情。读罢这些文章,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这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无穷乐趣,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增加对我们民族乃至世界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热爱。教

3、学设计: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一):课前预习:1、开始本单元学习,刚好是国庆节后,重阳节将临。要求:同学们利用假期,回家向家人、长辈或者通过图书、网络了解重阳节的来历、活动形式、和现今的发展变化,作好记录以备交流。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二):课堂学习:1、交流课前所积累的知识,明确重阳节之类的传统节日有哪些。2、浏览课文,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问题情境:(1)、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为什么?(3)、了解单元内容后,你有何感受?3、布置任务:根据单

4、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三)、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1、问题情境:你知道我们常州有哪些风俗习惯吗?给大家讲讲。讨论,交流。2、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开展一次世界民俗文化(包括我国各民族的)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亲自调查,网络、图书查询等多种形式,领略人类大家庭的民俗风情。要求:主题鲜明、范围宜小,可以以展板、ppt投影的形式展示。3、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社戏(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全

5、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2、学习用简洁的的语言概括表述。课前预习: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鲁迅及其主要作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一本连环画)同学们,现在你们可能对它已经不屑一顾了吧?!(学生议论)你还喜欢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你能说说连环画有什么特点吗?(二)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改编《社戏》为绘画本。1、结合课文内容,给ppt上的五幅画各配上3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⑴、语言简洁,⑵、能概括与画面相关的内容,⑶、注意内容的前后衔接。2、小组交流:选出小组内概括的最好的进行拼合

6、。3、全班交流。(三)深入探究: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为使本画册内容连贯完整,你觉得还需增添哪些内容?适合配几幅插画?(小组明确,全班交流。)(四)课后学习:1、由语文、美术科代表组织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把本文的绘画本创作完整并装订成册。2、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社戏(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2、能体会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课前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

7、我们改编了绘画本的《社戏》,同学们又是编写创作,又是美工设计,做得非常有成就感。(二)重点赏析:今天,我们来比较一下,你觉得你比较喜欢哪种版本的《社戏》,为什么?能否举具体事例加以阐述?可引导学生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方面进行欣赏。(三)语文活动辩论赛。问题情境:有人说双喜他们偷豆的做法是应该批评的,你认为呢?讨论,交流。(四)拓展延伸平桥村因《社戏》为世人所知,如今当地人决定开发旅游资源,请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一些旅游项目以供参考。(五):课后学习:1、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请

8、写下来。端午日(1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概括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风俗。2、能欣赏精彩的场面描写,学习虚实相生的写法。3、能感受龙舟竞赛中体现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课前预习:1、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2、向家中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情景创设:常州青旅最近开设一条旅游线路茶峒端午风情一日游,我们准备前去游玩。1、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