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

ID:22666493

大小:244.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州一中高二学科竞赛历史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3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统一填在学校电脑答题卡。2、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自耕农经济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孟子云

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造成这种观念的根本因素是:A.小农经济的影响B.父权思想的影响C.宗法观念的影响D.传统道德的影响3、著名历史学家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说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文中的“封建时代”指的是:A.唐宋时期B.先秦时期C.宋元时期D.秦汉时期4、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统治者对人民思想控制的逐步减弱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5、清代

3、是中国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这种过渡全面开始于:A.康乾盛世时期B.鸦片战争结束之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D.辛亥革命之后6、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

4、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7、“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能体现马克思这段话的观点的有:①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②袁世凯尊孔复古③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④文艺复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8、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

5、,民彝无改”②“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9、1919年6月25日下午,在长沙一个靠摆摊维持生计家庭的9岁孩子放学回家,忽将摊上所摆仁丹、洋火及其父母所用的洋磁盆、牙膏等,凡属日货,一律掀掷于地,用脚踢毁。父母责骂,孩童则对骂父母是“冷血动物卖国贼”。影响孩子的事件可能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首次国共合作10、(国民党农民部1927年6月统计)下表主要反

6、映的是:成分占有亩数人数百分比占地百分比贫农1~10446中农10~302413富农30~501819中小地主50~100919大地主100以上543A.农村中阶级关系复杂B.土地占有严重不均C.地主兼并的现象严重D.农民生活极端贫困11、诗联网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诗中写道:“迷雾遮天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A.中共成立B.国共合作C.抗战胜利D.遵义会议12、新中国建立后经历过三次与其他国家建交的高峰时期

7、(如下图所示),其中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交B.西方国家改变对华政策,纷纷与中国建交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国家大量与中国建交D.国际政治格局的剧变,许多新成立国家与中国建交1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其经验教训包括:①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②遵循经济规律③公有程度越高越好④要防范“左”倾错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2009年10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诞生60周年而进行的群众游行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打头的游

8、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新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