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

ID:22886947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1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1页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2页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3页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4页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导读:此篇文章是学生和题目相关的论文出版格式,供需要写此方面相关本科和硕士以及专科生毕业论文的学子们鉴赏。参加工作十年来,我发现学一至六年的数学学习中,计算题和解决问题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计算过程中要想学生的正确率高,熟练地解决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贯穿于整个学习的环节,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认真审题的良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能力.然而由于不会科学审题造成了一系列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无形中加重了.当前提倡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大环境下,何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显得十分必要了.下面我结合我的工作经验,谈一谈相

2、应的解决策略.1当今学生审题能力的现状谓审题,即了解、熟悉、把握问题,弄清楚知条件和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得有效解题信息,为圆满解题做基础铺垫.审题是合理、有效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是正确答题的根本保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良的习惯是人他的神经系统中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的利息.《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学,使学生学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大多数学生忽略

3、或者轻视,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间接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和恐慌.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导致解错题的现象十分普遍,仔细分析,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1。1盲目答题,未审题先动笔.审题习惯不良的学生拿到题后,未仔细地读题,分析题意,甚至连题的要求都没有读懂马上下笔,那接下来的解题也带着很强的盲目性,自然正确率也不言而喻了,这是最普遍的现象.案例一:计算题25×108.一些学生拿到题按普通的竖式计算进行计算,使得答题速度减慢,错误率也增高了.其实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是一道简便计算题,是把108分成100+8,然后利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计算.当然,不是有的学生都是这样,也

4、有部分学生思考后能进行简便计算,但抄题时把25×8算成100,这看似粗心导致,实际上也是为做题前未能仔细分析题目数据,容易犯错的地方未能提高警惕.应用题中由于不审题下笔而导致的错误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某学植树540棵,枯死了40棵,这些树的成活率是多少?学生草率读题后拿笔算:40÷540×100=7。4%,对于结果学生根本没检验,然后盲目的答了.其实只要稍稍动一动脑能看出答案是错误的.1。2定势思维,死定套路不转弯.到了学中段,学生经接触了较多的题目,特别专题练习时往往出现一种类型的题目反复训练的情况.这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对题目形成了定势思维.定势思维使用不得当导

5、致的错误是较为严重的,为这种情况是学生最容易放松警惕,也是最难检查出错误的.案例二:我班学生计算24×5,44+66类似的计算题时,学生为做多了简算题而把结果算成是24×5=100,44+66=100.特别是这些式子作为算式中的一部分时,犯这种错的情况会比较普遍.1。3抓不住关键词语,不能很地理解题意.解决问题中,特别是题目数据较多,题目比较长篇的情况下,很多学生觉得眼前一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案例三:科学家研究表明,10000平方米的森林生长季节每周以吸收6。3吨二氧化碳.(1)城北的森林公园有50000平方米森林,每天以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2)8月份这片森林以吸收

6、多少吨二氧化碳?实际上这道题若把每一题的有效条件和数据单独拿出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题目.然而,众多数据连两个问题一起呈现出来,学生被搞得头晕目眩.这是学生无法抓住每题的相应关键词和数据,特别是每天等关键词,再一个得考虑到8月份是31天.1。4概念含糊不清,理解存偏差.由于现教材的很多概念都比较形象地描述出来,学生表面上很快地理解了,但做题的时候反映出概念理解不清的情况了.死记硬背对学生来说比理解要简单得多,以,由于概念不清导致的审题偏差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案例四: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4倍,将上底延长6厘米刚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请问原来的梯形上底和下底长分别是多

7、少?很多学生认真读题很多遍以后仍然感到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思路迷茫.其实,这是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这个概念,不知道这个差倍问题中的差实际上是延长的这6厘米.1。5现代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平时练习中,学生以为题目中有的数据都要用上,导致某些特殊的题目中出现的无效信息也强硬地用进去或者无法发现题目中的隐性条件或者题目数据很多的情况下,无法正确获取有用的信息.1。6家庭皇帝娇生惯养,容易烦躁.当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被宠着惯着,是家中的皇帝,意志力相对比较薄弱,这对他们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数学学习中,往往会碰到需要动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