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

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

ID:22923531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_第1页
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_第2页
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_第3页
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_第4页
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_第5页
资源描述:

《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摘要】目的:研究昂丹司琼局部应用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8),利多卡因20mg/mL组(n=8),昂丹司琼32mg/mL组(n=8)和假手术组(单纯乙醚麻醉组)(n=8)。通过三点阻滞法分别给予实验药物,15min后建立切口痛模型,计数其后1h内大鼠的累积痛评分,并于2h后取大鼠相应节段脊髓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和昂丹司琼组大

2、鼠的累积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其脊髓cFos表达也被明显抑制。结论:局部应用昂丹司琼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自发痛行为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关键词】昂丹司琼;cFos;疼痛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滞剂昂丹司琼自问世以来一直作为一种有效的中枢镇吐剂应用于临床,在疼痛方面的研究近来才刚起步,有报道其在疼痛的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实验以大鼠慢性切口痛模型来验证昂丹司琼是否具有抗伤害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动物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共32只(由大坪医院

3、野战外科研究所动物房提供),体重200~300g。  1.1.2实验试剂  昂丹司琼纯制剂(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动物分组及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利多卡因20mg/mL组,昂丹司琼32mg/mL组和假手术组(单纯乙醚麻醉组),每组8只。  1.2.3疼痛模型的制备  将大鼠左后爪消毒,按照Brennan[1]法从足底近端0.5cm处向趾部作长约1cm的切口,用眼科镊挑起足底肌肉并纵向切割,钝性分离,保持肌肉的起止及附着完整。按压止血用50细线缝合皮肤。手术过程约为

4、5min。  1.2.4神经冲动阻滞(三点阻滞法)  生理盐水对照组、利多卡因组、昂丹司琼组参照文献[2]选择三点注射的方法,包括了局部神经阻滞及局部的浸润麻醉。乙醚麻醉下,大鼠踝关节后部的中点和侧面分别注射相应药液0.1mL,阻滞其腓肠神经和胫神经。随后在要做切口的足跖部皮下局部浸润相应药液0.3mL。15min后,行切口痛模型的制作。假手术组给予单纯乙醚麻醉不行神经冲动阻滞。  1.2.5累积痛评分  参照Brennan法[1]待大鼠清醒后观察后爪着地及负重情况,后爪被压迫发白表示负重。后爪翘起不着地,计

5、2分;后爪着地但不负重,计1分;后爪着地并且负重,计0分。每5min观察1次,每次1min,以1min内最常采取的姿势为标准,共观察1h(共记分0~24分)。以术侧足评分减去对侧足评分即为所得累积疼痛评分。  1.2.6Fo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各组大鼠均于创伤后120min,在戊巴比妥钠深麻醉下开胸,自左心室插管至升主动脉。先以150mL生理盐水快速冲去血液,再以含4%多聚甲醛的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400mL进行组织灌注固定,持续0.5~1h。取出脊髓,以腰膨大为标志,截取L

6、35节段,移入含30%葡萄糖的4%多聚甲醛中固定至沉底。冰冻冠状连续切片,片厚35μm。切片以PBS液漂洗10min/次,共3次,再以0.3%TritonX100漂洗30min。ABC免疫组化染色。  1.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累积痛评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的累积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说明利多卡因与昂丹司琼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切口痛模型后的自发痛程

7、度,昂丹司琼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累积痛评分趋近于0,说明单纯的乙醚麻醉不会对大鼠的自发痛行为造成明显的影响,见表1。表1累积痛评分比较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利多卡因组昂丹司琼组累积痛评分(略)注:*与盐水组相比,P<0.01;#与假手术相比,P<0.01;△与利多卡因组相比,P<0.01  2.2FLI记数在显微镜下(×100)观察大鼠患侧脊髓内出现Fos活性特征(胞核有黄色颗粒)的细胞,根据Rexed分层法记数脊髓背角各板层中Fos阳性细胞(FLI

8、)的数目。脊髓背角Ⅰ、Ⅱ层FLI计数各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58±4(图1,图2);昂丹司琼组29±4(图3,图4);利多卡因组24±5(图5,图6);假手术组5±2(图7,图8)。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其余三组的FLI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说明利多卡因与昂丹司琼均能明显的降低大鼠切口痛模型后的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昂丹司琼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