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读书时

少年正是读书时

ID:23106694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1页
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2页
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3页
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4页
少年正是读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年正是读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关于读书的古诗: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4.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2、韩愈《劝学诗》)二、关于读书的名句: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1

3、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1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

4、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12、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1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1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15、学而不厌,诲人不

5、倦。 ——孔丘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19、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2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23、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  24、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26、书

6、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   2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28、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2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韦编三绝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 囊萤映雪  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

7、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3.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

8、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故事大全《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4.凿壁借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