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

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

ID:2379572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_第1页
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_第2页
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_第3页
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与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崛起,大量农村人口不愿呆在农村生活,渴望走出农村,希望走向城市,在农村生活的父母在自己不能走出农村之后,希望孩子能在完成学业后走出农村,而自己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教育孩子,就想让孩子在学校寄宿,参加集体生活,有很好的知识水平的老师全程陪同孩子学习生活,导致农村学校(尤其是中学)有大量的寄宿生,这就要求农村的中学要有很好的管理寄宿生的体制和良好的教育体系,要寻找到农村中学寄宿生的管理和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目前农村中学管理寄宿生的重中之重。  

2、【关键词】生活老师查房管理寝室纪律和卫生就餐管理就寝管理文明寝室物品摆放学生安全文体活动  一、浅谈,探寻4  2004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并在2007年宣布实现工程既定目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事关农村青少年的未来。为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工作,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尤为重要,其给农村在校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十分重要。现在社会人员对农村中学学生寄宿生活满意程度不高,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在学校受苦,加之近几年学校暴力事件频出,也导致了社会人员对农村中学学生寄宿生活的担心,主要的原因1、在于政府学

3、校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家长全权将孩子放在寄宿学校,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感受;中学孩子很多处在青春期,具有叛逆心理,导致安全隐患2、目前国家没有完善成文的法律体系管理寄宿学校,学生在寄宿学校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生活保障3、一般农村的寄宿学校没有很好的专职的生活老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个性教育;4、因为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资源的短缺,国家不重视,有较好知识背景的城市人不愿走向农村,导致农村的很多寄宿中学在没有教育资源的情况下特别重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教育。4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农村的孩子是值得当今社会

4、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也是社会的未来,家中的父母不能给他们很好的教育,于是想要通过住宿学校这一平台实现教育孩子,于是孩子只能在农村的寄宿中学生活,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温暖的条件好的学校宿舍,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理解,在青春期的年龄就离开家,住宿到学校,不能在家里过温暖的生活,说明学校就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在农村寄宿学校,这里的老师要做的不仅是教好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给孩子关心,然而,因为农村教育,生活,资金等各方面条件的短缺,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农村寄宿生身上很多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

5、严重的,可能会造成一辈子无法挽回的伤害。没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偶有不同的心理问题,特别是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更多问题等待解决,由于可能只能一星期回一次家,在学校遇到的很多困难自己不能很好的解决,不能及时的和父母诉说,所以农村中学的寄宿生更多的是需要学校老师的帮助,由于是寄宿生活,就意味着是集体生活,在集体中生活就不能像一个人生活那样肆意妄为,这是集体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老师要教给学生的,房间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饮食管理,都是在农村中学寄宿生生活需要考虑的问题,对寄宿生生活模式设想要全面,单一,不能像考虑城市寄宿生生活那样

6、考虑农村寄宿生生活,完善的体系有利于促进寄宿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宿舍环境,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根据调查,农村寄宿生逐年增加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寄宿生活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学业,所以寄宿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更加引起关注,无论孩子太学校学习的那个阶段(初一、初二、初三)遇到问题而得不到解决都会导致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寄宿生由于寄宿产生的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的种种行为,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之集体生活的不良影响,家长的霸权专制,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以及孩子的排斥心理都是农村中学

7、宿舍管理不当的诱因。寄宿生在宿舍学习生活中总是感觉他们的物质生活不能和在家中相比,且在学习通讯,与人交往上得不到心理满足(很多学校命令禁止学生在住宿期间佩戴通讯工具,甚至有的学校不允许家长给孩子送零食)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加重,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值得一提的是农村中学的寄宿学校太过在乎学生的学业,孩子不能很好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集体责任感,在这方面,国家,政府必须要运用好资源,安排有知识,有能力的知识老师和生活老师进入农村,改变农村住宿孩子的生活和思想,中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社会

8、主义道德素养。  二、总结4  学生本身肯定是最重要的,探究的主题是学生,目的也是学生,在学生的问题上,老师一定要了解每个农村住宿学生的性格,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想的是什么,不能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生活,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从孩子思考的角度出发,真正的了解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