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ID:24064944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_第1页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_第2页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_第3页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胡同文化》教学设计《胡同文化》是一篇描绘北京胡同文化的风情散文。通过对胡同命名、习俗、居住在胡同中的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胡同的衰败等的描述,赋予了胡同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封闭文化。在对北京胡同文化进行描绘的同时,文章还表现出了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厚感情及对胡同之没的淡淡伤感。  一.导入课文  口头作文(题目:北京印象。师可提示学生“什么最能代表北京的形象”)。教师在总结学生口头作文的基础上即兴导入教学。  导语设计:刚才两位同学的口头作文很好,内容涉及到了北京很多名胜古迹。但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作

2、为历代故都,以其极快的发展速度,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关注的眼球。它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时尚。也有着历代王朝留下的美轮美奂、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出类拔萃的建筑,星罗棋布,魅力独特。而有一位睿智的文化老人,却把深邃的目光投放在了京城中普通平常的小胡同上。他,就是著名作家汪曾祺。胡同虽小,这位文化老人却看到了其中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一起来深入《胡同文化》。  二.介绍  此内容由学生借助相关资料自行解决。  教师特别提示: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

3、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杂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三.速读文章,整体感知  在学生开始阅读前让学生看一组有关胡同的照片(多媒体)目的:从视觉冲击的角度,引导学生更直观地胡同文化进行了解。  主问题设置:  1、胡同的特点是什么?  2、胡同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以文本为本,筛选信息  (一)要求学生找出本文每段的关键句。(教师示范两段)(重点)  (目的: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总结信息的能力)  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第1-4

4、段,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关键句: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数量之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X络——环境安静  (二)教师进行小结并进而过渡到下文  长期生活在方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呢?为什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6-12段,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概括。教师明确:  封闭——舍不得挪窝破家值万贯  北京人讲究处街坊——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

5、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精义——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三)引导学生总结胡同文化的特点。(略)  (四)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师可明确:随着旧城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东西是消极的,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所以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  五.教师总结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文化的意义上,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或者说是我

6、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  六.拓展思考  本文认为,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而目前,但北京市正在投入巨资(10亿元)打造、保护北京的胡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两者有矛盾吗?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七.作业:.17.  写出你自己眼中、心中的胡同。要求:200—300字。(目的: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写作能力。)  新版“中专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强调“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而提取、总结或概括信息的能力是每个人尤其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本课

7、的教学设计重点是概括要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本文中心比较含蓄,内容要点不易概括,而利用提取段落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要点,然后梳理段落间的关系,可体味的思想感情,达到学习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