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内,注重课外

加强课内,注重课外

ID:2425694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加强课内,注重课外 _第1页
加强课内,注重课外 _第2页
加强课内,注重课外 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强课内,注重课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课内,注重课外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最主要的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基本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交际技能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出科学的指导思想,现代英语课堂的特点,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较高的语言实践广度和密度,以及较快的节奏。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论文发表教学论文发表数学论文发表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教育教

2、学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发表X现代英语课堂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课堂教学的交际化。课堂上要有语音知识的讲授,但绝对不能像过去那样,整个课堂上都是词典搬家式的满堂灌。现在的要求是,所讲的知识有机地与大量的操练、练习以及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效率的课堂,才会为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如何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实践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谈一点体会:1、创造充满大量语言实践的课堂气氛为了有效地进行语言操练,课堂上必须具有浓厚的听说读写的语言环境。教师要带头多说英

3、语。凡是学生可以听懂的,就要用英语说,包括组织教学,讲解语音知识,讲述课文大意等在内。课堂上要造成这样的气氛:在课堂上人人都得说英语。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并不断变换方法,学生就容易开口,逐渐形成说英语的习惯。2、充分发挥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要想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首先,要求教师不能满堂灌。满堂灌是一种被动式的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上课,学生只是被动式地等待老师的灌输。运用启发式则不同,当老师不断给学生启发时,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毅力等属非智力因素范畴,这些

4、因素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验证明,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遇到困难自己会想方设法克服;学习态度端正,课上就会认真操练,课外作业质量就好;学习兴趣高,课后自己能主动学习。对这些非智力因素要不断进行开发,才能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3、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讲解语言知识,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操练。一般说来,每节课真正需要教师讲的新内容并不多。教师讲授新课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把大部分时间(35分钟)用到语言操练上。精讲要做到点到为止。在讲的时候还要边讲边练,讲练有机结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优质课比赛和教学能手比赛中涌现了大量的英语

5、优质课和一大批教学能手。这些优质课突出地体现了讲练有机结合的特点,这些课就是高效率的课。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是使教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否开展课外活动已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教学原则问题,就是说,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开展课外活动,没有课外活动的英语教学不可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外活动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课外活动的内容应当是丰富的,形式应活泼多样,活动时间可长可短。在课外活动小组里,开展阅读,讲故事,唱英语歌,演短剧,举办书法展览,词汇竞赛,组织“英语”角,交流英语学习经验等活动。活动小组可由一个班的学生组成,也可由同年级或不同

6、年级的学生组成,以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使课外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课外活动必须有教师指导。经验证明,没有教师指导的课外活动,不会持久,即使勉强维持下去,学生的收效也不大。教师要把对课外活动指导视为自己的份内工作。2、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必须是自愿的,不能勉强把不愿参加的人硬拉进来。被拉进来的人由于缺乏主动性,缺乏兴趣,因而往往不能坚持到底。3、课外活动必须有计划,实行“四定”:即定内容,地点,时间和参加人数。4、注意检查、督促。对有组织的活动进行评比,适当奖励。总之,对于英语的学习,要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外以口头活动的形

7、式进行巩固。反之,课外活动又可以促进课堂学习,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这样可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促进英语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