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漫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ID:24273280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漫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漫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漫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3页
资源描述:

《漫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刘志颖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265300育人为木,德育为先。学校教育工作应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力求把德育滲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以丰富学牛.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变得文雅、充满爱心,这也是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之一。一、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祌的培养。”在唱歌教学的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情感体验是密切

2、相关的,学生可以以歌词、歌曲意境为依托,以其文学形象的指向来引发简单的联想与形象,从而进入作品特定的意境。在此基础上,让联想与想象插上音乐的翅膀,更令人心驰祌往,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与方法,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鼓励思维的创造性、发散性与个性化。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体现民主平等的思想,允许学生个性的存在。比如在学唱《国歌》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联想到战争年代人民子弟兵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奋勇杀敌的情景;也有同学联想到天安门广场上,伴随着国歌声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有的同学联想到奥运会上,那饱

3、含着热泪注视着鲜艳的国旗升起时运动员的脸庞。应该说,同学们的思维定向、联想与想象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出色的。一首好的歌曲其歌词的结合木身就极为妥贴,因而其塑造的音乐形象也栩栩如牛.,只有教育意义。总之,在歌曲教学中,情感体验多一些,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木的教学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提高。二、合作式学习渗透着德育教育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0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教学中,老师常常将学生分

4、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设定S标,如讨论、演唱、合奏、创作、游戏等。这样不仅可以发扬教学民主,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J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使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吋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例如:音乐课上,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表现一段雨后校园的景象,孩子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最后各式各样的创编活动展示在你的面前一一碰钟模仿雨滴的清澈透明,三角铁模仿上课铃声,双响筒把房檐的雨点落到铁桶里的声音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孩子们的脚步声……合作式

5、学习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自觉地发现了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悦纳他人,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了一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为达到共同的B标而努力。当代少年儿童有苏自身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要从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入手,才能使道德教育入脑入心。例如:在《学雷锋》一课,通过多媒体观看电影《雷锋》片段,让学生知道英雄的事迹;通过演唱激发孩子学雷锋的愿望;最后通过多种体验方式一一创编表演、咅乐小品、音乐绘画、畅所欲言等教学环节来感悟雷锋精神。学生在师生共创的音乐情境中得到了灵魂的洗礼。三、音乐欣赏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罗曼&m

6、iddot;罗兰说:“音乐最大的意义不就在于它纯粹地表现出人的灵魂,表现出那种在流露出来以前长久地在心中积累和动荡的内心生活秘密吗?”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作为一种人的艺术,无论是创作者用音乐表达或是欣赏者获得情感体验以及对咅乐意义的理解,都避免不了人的色彩,都不能脱离开人与音乐的关系。不管哪个音乐作品,其创作者肯定希望欣赏者能感受到他作品所表达的一切,希望自己的精神劳动得到欣赏者的认可、肯定,并激发起对人类美好境界的追求。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一课,导入新课吋我在教室黑板上悬挂了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7、学生根据画面展开讨论,并造成了一定视觉上的冲击力,将学生带到《伏尔加船夫曲》所产生的那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面对俄罗斯广阔的大自然,面对反映人民内心痛苦的绘画艺术作品,教师以朴素简练的语言、低沉稳重的语调引出了这一节音乐课所要欣赏的内容……又通过聆听与实践活动(学生模仿拉纤)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以俄罗斯苦难人民内心深处的哭泣打动了所有善良人的心。音乐的内涵是情感的包容,是良知的挥洒,艺术的美是超越国界的人伦情感的纯真凝缩,是人性精神的本质聚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道德情感怎会得不到启迪?所以,在欣赏分析一个咅乐作品吋,若

8、只让学生揣摩生理层面的“情绪”,探究物理性质的“声音”,浏览地理标签式的“风格”,排列化学元素似的“音乐表现因素”,则与创作者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咅乐的人文属性也随之掩盖了,这与以感性的、艺术的方式去体验人生、体验生命的艺术审美理念也是相去甚远的。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是神圣的,神圣之处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