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

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

ID:24351381

大小: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_第1页
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_第2页
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_第3页
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1延安大学医学院,延安7160002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716000)(2013jK0753)-陕丙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lymphomas,PGL)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215例PGL患者病理特征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对数线性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及LifeTable生存分析。结果患者1年、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7.8%、57.3%和53.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

2、龄>60岁、病理类型、IPI评分、临床分期、LDH水平、肿瘤直径和治疗方式与PGL预后相关。进一步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各治疗组中,化疗联合放疗组预后最好。结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化疗联合放疗应作为PG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关键词】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预后;临床特征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起源于胃黏膜下淋巴滤泡,是一种结外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2-4%[1]。PGL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仅表现上腹疼痛或上腹不适

3、等消化不良症状。胃镜下表现形态多样且不典型,很难早期诊断,也易误诊,标准治疗方法未确定,木研宄旨在利用多年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PGL的215例患者临床、组织学和胃镜检查资料。男性134例,女性91例,年龄19〜80(中位年龄为59.7岁。病例均符合1961年Dawson等提出的原发性恶性胃肠道淋巴瘤诊断标准。1.2临床资料: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不适93(43.3%),腹痛134(62.3%),消瘦112(52.1%),腹胀54(25.1%),纳差63(2

4、9.3),恶心呕吐38(17.7%),反酸暖气31(14.4%),黑便32(14.8%),乏力16(7.4%),腹部肿块11(5.1%)。162例曾经接收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病变呈溃疡型78例(48.1%),肿块型41例(25.3%),浸润型27例(16.7%),结节型16例(9.9%)。病变最大者27.3cm×16.6cm,最小者1.5cm×1.2cm。Lugano肿瘤分期:I期91例(42.3%),II期59例(27.4%),III期25例(11.6%),IV期40例(18.6%)。53例(24.7%)患者接受单纯化疗,37例(17.2%)患者接

5、受单纯手术,125例(58.1%)综合治疗。1.3资料收集方法,全部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吋间为91.0月,截止2013年8月或者患者死亡,主要的随访方式包括电话、定期门诊复査和信件随访,随访周期为三个月,随访率89.2%.1.4统计分析:采用SSP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临床病例资料的单因素分析主要采用u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生存期并进行单因分析,组间差异用Log-rank计算,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Cox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差异奋统计学意义。1.研究结果2.1所有病例总生存率

6、为44.7%,中位随访吋间(1一128个月),对随访记录完整的中位生存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8%、57.3%和53.4%。2.2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病理类型、IPI评分、临床分期、LDH水平、肿瘤直径和治疗方式是PGL的影响因素,男性患者虽然发病率略高,预后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2.讨论影响PGL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国内外研究[2-3]公认为的指标为:1)患者年龄:研究显示年龄愈大,预后愈差;2)临床分期:大多数研究就一致证明肿瘤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期越高,预后越差。本研究中,I、II、III和IV期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5.8%、61.2%

7、、36.3%和25.0%。3)细胞分级: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与PGL的预后密切相关已形成的共识,大量研究证明IH评分有助于外周胃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判断,是PGL的独立预后指标。尽管PGL的治疗效果要比胃癌好,但是标准的治疗模式及手术对预后的影响仍有争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PGL诱发因素之一,根除Hp可作为早期低度恶性PGL的第一线治疗方案。AngeloZullo等[4】报道根除Hp治疗对于15%的Hp阴性的患者是奋效的,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高达90%和75%。对于高度恶性的PGL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