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ID:24386640

大小: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_第1页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_第2页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河北省威县朝阳路小学(054700)宋焕珍【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有效地教学教学情景,激发学牛.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激发评价1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

2、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2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2.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

3、要来自学习活动木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更多地应利于新教材木身,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发学牛.获知解惑的欲望。2.2用情境来接轨己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己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确保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前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3创设情境,增添魅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学生没奋思维的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自

4、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冇问题的教学,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小悬念”,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0标,给思维以方向;同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实在在,精益求精,大胆创新。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更好地掌握学数学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熟悉和探索数学世界,感受数

5、学的乐趣与力量,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从而对数学充满信心,让学生主动进入乐学的状态。4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侣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尤苏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注失时机的对他们答问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让学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冋意见的机会,

6、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奋效性是奋效教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0的,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第一,评价吋应做到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奋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

7、同吋,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第二,教师要善于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具体做到:①语言的准确性。教学中准确语言能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对于学生的冋答,教师要给予恰如苏分的评价。②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打破课堂内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③语言的创造性。《课程标准》指出“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光对学生说:“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评价语,更要从思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评价的语言也应因

8、人而异,因吋而异,因果而异,因发生的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