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

ID:24453478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临床观察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R573.1:B  :1007-2349(2012)11-0031-01  消化性溃疡(PU)是指胃、十二指肠的溃疡,多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88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治疗组46例,其中男31例,女l5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51±2.6)岁;病程3个月~8a;胃溃疡

2、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单纯胃溃疡21例,单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47±2.5)岁;病程4个月~7a;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5例,单纯胃溃疡16例,单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证治准绳》[1]的诊断标准:①上腹部有节律性疼痛,进食后缓解,伴有泛酸、嗳气、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②上腹部稍偏左(胃)、右(十二指

3、肠)有明显压痛点。③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胃镜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面集中。④粪便检查潜血有时可出现阳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予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0.5g,克拉霉素0.5g,奥美拉唑20mg联合用药,口服,每日2次,连服10d后停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单用奥美拉唑至30d,用法同前。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半夏泻心汤基本方治疗:党参20g,半夏、黄芩各15g,黄连8g,大枣6枚,干姜、甘草各6g。加味:泛酸呕吐者加吴茱萸、煅牡蛎、乌贼骨

4、;脾胃虚弱者加白术、茯苓、山药;胃脘胀痛明显者加柴胡、延胡索、川楝子;胃中嘈杂者加焦山栀、竹茹、吴茱萸;胃脘痞闷、呃逆、嗳气者加代赭石、莱菔子;大便稀软或泄泻者加焦山楂、山药、厚朴;呕血、便血加白及、三七、地榆炭。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50mL,每天2次,30d为1个疗程。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证治准绳》[1]的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检查所见溃疡愈合,局部轻度充血,无明显水肿;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酸分泌接

5、近正常;胃镜检查所见溃疡面缩小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所见溃疡面缩小不及50%。  2.2治疗结果2组患者都经过30d治疗后,治疗组46例中,治愈28例,占60.87%;好转17例,占36.96%;无效1例,占2.17%,总有效率97.83%;对照组42例中,治愈11例,占26.19%;好转22例,占52.38%;无效9例,占21.43%,总有效率78.5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

6、性消化系统疾病,西医学认为导致溃疡的因素很多,如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情绪应激、胃肠功能失调、胃黏膜受损等。其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在溃疡的形成和复发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治疗上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铋剂,并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病情虽大多能控制,但容易复发,且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吐酸”、“痞满”等病证范畴,最早见于《内经》。其主症是胃脘部疼痛,其基本病机是脾胃升降失调,气机郁滞逆乱,即所谓“不通则痛”。同时,本病常常兼见吐酸。吐酸一症虽有寒

7、热两端,但均是因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所致。因此,消化性溃疡属寒热夹杂,气机郁阻、逆乱,肝气郁结、胃气失和为其基本病机。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半夏、黄连、黄芩、人参、于姜、炙甘草、大枣7味药组成,具有辛开苦降、调和寒热之功,可治疗脾胃同病、气机阻滞之证。方中黄芩、黄连苦寒以泻热;干姜、半夏辛开以散痞;人参、大枣、炙甘草补脾和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调适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临床使用时随证加减用药,以增强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