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

ID:24557904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_第1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_第2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中学陈梅563125文摘:木文目的在于要求我们教师怎样教会学生做好错题正误。要求学生知道做好错题正误的方法与步骤,并要求我们家长、老师、同学要把错题正误落实到实处,不能凭三分钟的热情,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错题错解错因正解反思2007年7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遵义市教育局举办的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通过十几天紧张而乂忙碌的培训学习,它使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別是遵义市十一中刘磊老师设计

2、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正误考试订正样木”使我受益匪浅。我从教十余年,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道题或者是同一类型的题,学生第一次做错了,老师讲了,学生听明白了。过一段时间再做,结果又做错了。甚至学生做过老师讲过多遍的习题,但到考试时,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出错。在和这部分同学谈心时,他们大家有同样的感受:这道题老师在讲解时确实听懂了,但考试时却忘了,试卷发下来,仔细一想,马上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当问及平时是否进行错题正误以及怎样正误时,大多数学生会说经常进行正误,正误嘛,无非就是把做错的题目重新再做一遍。这种认识是极为片面的

3、,这样正误也是远远不够的,往往是花了时间而收获很小。我听了遵义市十一中刘磊老师的讲座后,使我茅塞顿开。使我真正懂得:没有养成正误的良好习惯或正误不到位,是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做错的习题“一听就懂,再做还错,一看乂悟”现象的原因。一道题做错了,如果排除非智力因素,那么往往暴露出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真正把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其结果必然是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如果说解题能力的提高有什么捷径的话,扎扎实实做好正误不愧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正误的程序一般可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即错解

4、,错因,正解,反思,家长的话,老师的话。错解就是将自己的错误解答简明扼要地写下来。其作用是:记录自己真实的解题思路,为分析错因提供依据。错因就是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做错的原因可归纳为:对公理、定理、概念等理解不透甚至错误;审题吋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对运算奋误等等)。正解就是将正确的解答规范地整理出来,使正确的解题思路清晰地、冇条理地呈现出来。一方面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储备,便于以后复习。反思就是对数学解题思维活动的过程进行冋顾性的思索,以获取解题的经验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因此,我们在d题教学中

5、应吋刻提醒和督促学生经常对自己做错的题的解题思维活动过程进行反思,解题后的反思既是冋学们自查和冋顾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与提高的过程,更是培养同学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正解后的反思思冋忆自己问题解决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哪些地方走了弯路?哪些地方思维受阻,哪些地方思维不严谨,哪些地方思维出现偏差,通过探寻自己的思维轨迹,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思考还冇没冇更简单、更好的问题解决办法,思考变换问题条件将如何影响问题的解决,思考本题的解法与以前做过的哪些很

6、相似,能否将它们归为同一类。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发散思考即对解题思路的发散题多解。对数学情境的发散题多联,多题归一。对数学问题的发散题多变;反思自己是否通过问题解决学到了新的东西,能否把这些方法用于其他的问题?反思解题结果的可推广性,奋利于培养冋学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反思:1、考试成功之处:卷面清洁,每做一个题都很认真,II细心思考。分清解题思路,讲究答题格式。我对半期以来的内容己学懂,并结合老师平吋讲的注意事项来解答。本次考试总体感觉还可以。2、考试不足之处:本次考试总分150分,我考了143分。错了两道题

7、,第一道未弄清精确度与有效数字,第二道未理解绝对值的意义。3、改进方法:这两道错题给予我很大影响,我也很自责,都是自己上课未专心,做题不细心,没有反复思考。在今后的数学学4中,上课注意听,多做作业,做题不能马虎。小心计算,认真检査。家长的话:我女儿做作业比较粗心,请老师多提醒,希望老师对她严格要求。我们当家长的表示感谢。家长(签名):张吉友老师的话:同学,请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老师(签名):陈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