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ID:24584239

大小:70.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陈安民(克拉玛依市第二医院药剂科834009)【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儿科科室所出现的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基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导致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器官。结果:100例患儿中,共35例患儿因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5.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共45例患儿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其发生率为45.00%,明

2、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年龄、监测覆盖不全面、中药注射剂自身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临床用药均与儿科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关系,需要临床加以特别重视。【关键词】儿科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因素【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53-01临床上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定义为:在按照正常用法以及用量标准,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与疾病治疗不相关,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的意外反应[1]。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不良作用、继发性反应、以及药物依

3、赖性等。中药注射剂作为儿科常用的注射类药物,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2-3]。为进一步探讨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规律,把握相关因素,木文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儿科科室所出现的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总结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儿科科室所出现的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一般资料为:男性患儿共计58例,女性患儿共计42例;患儿年龄在21d〜10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5.2±

4、;1.3)岁。100例患者中,42例患儿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35例患儿确诊为支气管肺炎,18例患儿确诊为病毒性肠炎,5例患儿确诊为病理性黄疽。所有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参照卫生部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所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标准确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2方法对10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导致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器官。1.3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当P<0.05吋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5、2.1药物类型分析100例患儿中,共35例患儿因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5.00%,明显高于其他项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所示(见附表1)。附表1:药物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类型示意表中药注射剂双黄连痰热清喜炎平丹参喘可治例数(n)352421137构成比(%)35.0024.0021.0013.007.002.2不良反应表现分析100例患儿中,共45例患儿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其发生率为45.00%,明显高于其他项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所示(见附表2)。附表2:药物不

6、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示意表不良反应皮肤及附件全身反应胃肠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例数(n)452315413构成比(%)45.0023.0015.004.0013.003讨论有关研究中指出:儿科患者由于其年龄较小,机体免疫力水平较低,肾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器官发展不够成熟,机体排泄与解毒功能较弱,由此导致注射剂注射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较长,可能致使血药浓度水平的升高,因而较易在注射药物后产生不良反应。同吋,年龄越小,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不但如此,儿童作为特殊保护群体,往往缺乏药物临床针对性研宄,由于缺乏药物使用中对于儿童不良反应的监测,从而导致中药注射剂应用于儿科

7、的安全性有待査证。并中药注射剂较常规西药药物而言,其成分构成往往更加复杂,且大多具有酶类、角质蛋白类、以及皂苷类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在体内的吸收、代谢难度均相对较大,因而可能导致儿科使用此类药物下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提升。同吋,对于各种儿科临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药物(包括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喜炎平注射液在内),其说明书当中并没有对小儿的使用剂量加以特别注明。临床医师往往根据患儿的体质量水平,或参照临床用药经验进行给药,由此可能潜在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综上所述:儿童年龄、监测覆盖不全面、中药注射剂自身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