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

ID:24690774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1页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2页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3页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六国论人教版高二必修)!17.六国论苏洵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以及写作背景,了解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的爱国之情2:整体感知课文3:研习第一、二自然段,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教学课程:一:导语设计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二:解题1:简介:(请大家把书翻到课本的第83页。)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人泉

2、,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

3、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段1:研习课文第一段(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非兵不利:兵器,名词或曰:有的人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2)句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也。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1)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学生讨论,老师点拨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

4、字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2)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