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角色,尝试不同的教学

互换角色,尝试不同的教学

ID:24724629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互换角色,尝试不同的教学_第1页
互换角色,尝试不同的教学_第2页
互换角色,尝试不同的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互换角色,尝试不同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换角色,尝试不同的教学唐荣洲浙江省瑞安市职业中专325200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挖掘学生潜能的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做小老师。具体做法如下:让学生上台、让学生监考、让学生出卷、让学生辅导、让学生管理、让学生主持等。关键词:创新做小老师潜能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数学教学中为达成这一目标,有许多方法,如:在课堂上营造氛围,创造性地发问激发新思维;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布白艺术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上数学活动课促进学生的联想、创新能力;让学生做小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等。在此我来谈谈

2、让职高学牛.做数学小老师的方法。一、让学生上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1.讲解练习。在课堂上,当教师写好一例题或练习后,通常让学生思考或试着解答,这时,教师往往在旁巡视,当发现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时,可让学生上台讲解。让学生上台讲解,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胆量,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能让该位学牛.独特的见解得到认可,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分析试卷。当考试结束后,一改往常的直接让老师分析试卷而是让学生对照木人试卷以书面形式分析试卷中的每一题目,分析出错的原因,思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和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以前是否见过类似或相同的问题?能否总结某一类型问题的通法?能否推广、引中?

3、你是如何分析解题思路的?有无碰壁,又是如何挣脱的?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试卷分析情况指定学生上台讲评普遍性的错误,让他重点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是如何想的、出错的原因何在。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当然,教师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而应成为学生分析试卷的参与者、帮助者、指导者和协调者。让学生分析试卷需要学生深入钻研,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砬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1.剖析错题。学生做作业或课堂练习吋,无论教师平时怎么防范,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吋,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让学生自己去评判并

4、加以纠正,使学生在认知上来一次亲身的再认识,那效果往往远胜于老师苦口婆心的正面讲解。二、让学生监考,培养他们的监督能力在我任教的文秘班中,冇位很特别的女生,很有个性,极难管理,但很多学生都怕她,所以我根据她的性格决定让她监考。在几次的锻炼下,她监考得很得力,不仅帮了我的忙,还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都认为她很适合监考工作。这证实了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要用在适当的地方,都能发光。这份监考工作不仅让这位特殊的学生得到了承认,还培养了她的责任心以及管理、监督的能力。三、让学生出卷,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每次考试以后,可让B组中的优秀学生出A组的补考卷A',让C组的优秀学生出B组的补考卷B',(要求试

5、卷的题B类型与原试卷相同)考后再让出卷的同学批改并帮其分析(其中C组的学生为数学优秀生,B组的学生为一般的学生,A组的学生为困难生)。让成绩好的学生出试卷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同吋让他们把握数学题0的深浅,对这一单元的知识奋更透彻的了解;批改艽他冋学的试卷可以让他们了解这些题0在哪里容易错,以便更好地防止错误。让学生出卷、改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细心的品质。四、让学生辅导,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为了增强辅导的效果,我让班中很想通过自己努力提高数学成绩的同学,每人在班级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中选•-位自己的“指导师”,然后安排周五下午第三节进行一对一辅导。我让被辅导的同学每人先准备一本作业本

6、,每次辅导记下时间,然后翻开作业本,找出错的题0,先抄出来让他先做一下,如果做对了,继续在其他辅导书中找出类似的练>J,然后让他练如果连续两次做对了,这个题0让它过关,再继续下一个题0的辅导;如果做错了,这个题目让他再做,直到连续两次这类题0做对为止。一直持续这样的辅导,在结束辅导之前,让辅导的同学布置类似的家庭作业再让学生冋去练。五、让学生主持,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为了给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我会在班级中定期组织数学班会课。首先在四个大组内各派A、B、C组的人员各一名组成代表队,除了两个主持人,其他的同学都充当观众,来参加数学知识竞赛。竞赛中奋必答题、选答题以及风险题和观众题,内容丰富,气氛

7、活跃。经过两次的修改,这种班会课得到了班内同学的一致好评。组织这样的数学知识竞赛既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数学、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探究潜能,尤其是在社会上被一些人看不起的职高生身上,他们的潜能埋藏得很深,更冇待于我们教育者去发现、去挖掘、去培养、去提高。参考文献[1】周建民《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2】杨彰发《让学生走上讲台的尝试》。[3】刘吉存《试卷讲评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