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ID:2484263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1页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2页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3页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教学情境综合板块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65-01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本文拟结合具体例子,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利用实际生活问题创设情境某节课教学平均数应用题,当教学流程进入到引导学生从正面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时,教师发现有些同学对平均数概念有误解,于是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我们这地方溪流众多,河道虽然不宽。但水流比较急。假定我们班的王丹同学

2、要步行10多里路,越过这些溪流去外婆家。(学生被“假定”的问题所吸引)  师:有人测量过溪流河道的宽度,平均0.8米。王丹能够跨过的最大宽度为0.9米。现在的问题是:王丹在跨越溪流的时候会不会掉进溪流中?  学生意见分歧。一部分认为王丹不会掉到河里,因为王丹能够跨过的宽度大于河宽。另一部分认为王丹可能会掉进河里,因为0.8米仅是河宽的平均数。  经过一番自由讨论,学生的意见归于统一。  师:你们现在的意见是?  生(纷纷回答):王丹可能会掉进溪水里。4  师:为什么?  生:河道有宽有窄。有的地方超过0.9米,有的地方不足0.8米。如果道路情况使得王丹必须跨越宽度超过

3、0.9米的溪流,才能到达外婆家,她就必然会掉进溪水里。  师(鼓掌):原来是这样。谁来回顾、总结一下平均数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  “跨越小溪”的问题帮助一些学生纠正了对平均数概念的误解。而教师此刻再让教学的焦点回到对平均数应用价值的认识,就比较顺利了。  二、利用活动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在思维方面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为此,对他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利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和现象,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来进行。这就需要创设适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

4、教学“时、分、秒”4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概念,读懂例题。然后,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挂钟模型挂在黑板上,用小黑板展示问题:1.红星超市每天上午8:30开始营业,晚上21:30停止营业。请在模型钟上先后两次调整指针,分别显示这两个时刻。2.从小英家走到学校需要21分钟。她从7:52出发,到达学校时时钟应该指向什么时刻?请在模型钟上表示出来,并且用粉笔将时间书写在黑板上。3.当除夕夜的时钟指向24时的瞬间,人们敲响了巨大的铜钟,整整敲了1.5分钟。当最后一声钟声敲响时,时钟上的指针应当是怎样的?请在模型钟上表示出来,并且用粉笔将时间书写在黑板上。  三个问题

5、中,1题主要是强化学生对“时”“分”基本概念的理解;2题触及“分”和“小时”之间的概念和数量关系;3题则涉及“零时”的概念。2题和3题都需要学生动脑才能正确解答。应当说,题目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教师用小黑板展示问题后,说:“谁来摆动一下指针?”话音刚落,很多同学就举起了小手。教师微笑着依次选出三个学生到黑板前调整指针,以表示特定的时刻。每当学生在台上动手操作出现失误时,台下的同学便会大声提醒他们纠正。这样,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便完美地实现了。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5加6”时,如果在讲台上用

6、实物演示操作,很多学生看不清楚。于是,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有关彩色铅笔的投影片。出示课件后,教师提问:盒子里外各有几支铅笔?合起来共有几支铅笔?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待学生欲言而不能时,教师接着又提问:“5支加几支是10支?”(5支)这5支是从哪里来的呢?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算法,并且理解深刻。  四、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等都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例题编成小故事,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途经一座寺庙,寺里种了一棵人参果树。孙悟空、

7、猪八戒、沙僧三人来到人参果树下摘人参果,八戒摘到了一个很大的人参果,他们准备把它吃掉。悟空提出要公平分配,每人分1/3。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4人参果是俺老猪摘取的,俺肚子大,俺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分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人参果时,贪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学生就会在兴趣盎然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以上案例看,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基于两点:一是服从于具体教学课题的需要,适应具体教学问题的特点;二是形式不拘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