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显著说课材料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材料

ID:24890807

大小:71.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材料_第1页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材料_第2页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材料_第3页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季风气候显著》说课设计大同市矿区口泉二中叶秀珍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⑵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

2、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帮助学生初步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难点:锋面雨的形成。4二、说教法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

3、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说学法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4四、说教学程序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想一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本地一年中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教 学 新 课  比一

4、比   要求学生读冬季风图、夏季风图,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特点及影响范围等。 培养学生读图比较能力。议一议   要求学生读“我国的季风区图与非季风区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地区图”,小组讨论: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至以什么山脉为界?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后,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展示厦门市降水柱状图和乌鲁木齐降水柱状图加以印证。   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一看  利用课件演示

5、动画“锋面雨的形成”,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9页短文“锋面雨”,完成:锋面雨是怎样形成的?“梅雨”和“伏旱”发生在什么时间,是怎样形成的? 动画形象生动,有利于突破难点。想一想1.课件展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气温较高?这种降雨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2.课件展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图,设问:两地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提高学生读气候直方图的能力,强化地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6、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强化知识的运用。课堂总结理一理阅读课外短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本课内容的总结。课外探究查一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我国的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资料,从灾害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有效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说明。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